A-A+

老年期的身心有哪些变化?

2020年01月02日 心理保健 老年期的身心有哪些变化?已关闭评论 阅读 1,21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卢笑然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衰老是一个很烦人的问题吗?
 
当我们逐渐变老时,很多人会对衰老有认识上的错误看法,很容易陷入衰老的误区之中。
 
那么人的衰老是指哪些方面老化呢?我的理解,我们先要从了解人的衰老开始,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衰老是指生理衰老、心理衰老、社会衰老。
 
1.人生的最后一站老年期;老年期也叫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至生命结束这一阶段,这是人生历程中最后的一站,人到老年期,身心逐渐开始衰退。
 
2.人体何以老化?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探索个体老化的原因,提出种种生理、心理老化的学说。研究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老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个体老化,二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例如:心理学中的研究老化现象的社会适应学说这种观点认为老年期的主要变化是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改变,人际交往减少、社会角色单一会增加老年人的不安,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3.老年期身体器官的衰退;我国传统医学(中医)认为,衰老是人体脏腑组织、四肢百骸缓慢衰退的过程,老年人生理的衰老主要是脏腑功能的痿瘁,痿瘁有衰弱、颓败、萎缩、老化的意思。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与五体、五官、九窍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脏腑衰退,外表也出现衰老的征象。现代医学(西医)认为,人进入老年期,甚至在成年中期(更年期),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发生老化,但是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以生理而言,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和骨骼系统等,均开始衰退,各器官功能减弱。
 
4.老年期的认知老化;认知是个体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那些因素影响老年人的认知?1)年龄因素:它在老年人认知老化的进程中起着促退的作用。对事物的知觉速度、数字的运算、记忆、推理等一般认知能力有影响。2)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进程中发挥延缓老化的作用。为了延缓和改善认知老化,要积极倡导和实施老年教育和认知训练。
 
5.老年期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另一特征,但不同个体的心理机能衰老的速度不一样。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个体的感受性下降,如耳聋眼花、反应迟钝、老态龙钟。在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对人的认识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和听觉,其次是味觉、痛觉、嗅觉等其他感觉。(1)视觉退化;随着年老,由于眼睛晶状体弹性变小,调节力逐渐下降(视力),经常看不清物体,出现所谓"老花眼";白内障、黄斑病和青光眼。(2)听力下降;一般而言,人的年龄超过50岁,听力就开始逐渐下降;国内一项研究表明,50—59岁被中国人挺立老化的转折期。(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有研究证实,60岁以后个体的各种感觉都有明显退化;老年人的温度觉迟钝,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降低2)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我老了,记性不行了丢三拉四"。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是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成人记忆从50岁开始有明显的减退,70岁以后减退更加显著,过了80岁,记忆减退尤其迅速。(1)长时记忆、再认和回忆能力减退;再认、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它们是衡量记忆能力的主要标志;我国心理学家杨治良、许淑莲经过对老年人记忆力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再认能力、回忆力显著下降。(2)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影响老年记忆的因素很多,除了年老因素之外,还有健康、精神状态、脑力锻炼和记忆锻炼等。A、加强记忆锻炼;B、主动利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C、注意提示备忘,生活有序。

6.老年期的智力衰退问题;智力是个体的综合心理特征,由许多因素构成。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老年人的智力有所衰退,但是又不是全面、快速衰退。一些关于智力年龄差异的研究也显示,人到老年期,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等智力综合能力出现逐渐衰退的趋势,但不是快速下降。1)老年期智力水平有所衰退;研究者通过测验发现,个体在20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成年以后开始缓慢下降,到老年期下降速度加快。2)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从智力结构的角度研究智力的发展变化,把个体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并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呈上升趋势,只是到70多岁以后才略有减退。
 
7.老年期人格的变化情况;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人格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老年中期以后(35—60岁),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比成年前期更为复杂。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多方面的改变,但是老年人的基本人格依然保持其稳定的特点。1)老年人人格的变化;(1)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2)老年孤独感;权势失落引起的孤独,成年子女出走的后的孤独,离退休后生活不适应的孤独。(3)适应性差;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较少主动的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4)趋于保守;老年人经验丰富,很看重自己的经验,不喜欢改变自己的观点。(5)回忆往事;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逐渐表现为由朝外向转为朝内向,很爱回忆往事,年龄越大越爱回忆往事。(6)拘泥刻板性;老年人在解决问题时,为了求得谨慎使决断的速度减慢,他们注重准确性,担心闪失。2)老年人人格基本特征的稳定性;社会依恋、交际、活动;审美、情感体验、价值观等基本的人格特征不容易发生大的变化。从性格类型来看,外向性的气质的人,其性格依然是外向型的(外向、稳定型,属多血质;外向、不稳定型,属胆汁质;);内向型的依然是内向型的(内向、稳定型,属黏液质;内向、不稳定型,属抑郁质),其性格的基本特征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德国的心理学家分别对65岁、75岁的的老年人进行10年的连续测验,老年人在活动性、控制力、情绪、反应能力和刻板性等方面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可是,由于生理上的老化,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的改变,心理体验的内化,一些老年人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例如冷落感、孤独感、忧郁感、疑虑感和老朽感等,他们的人格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非正常的、非健康的。
 
对于我们每个人做些什么才能达到理想和健康衰老的境地呢?
 
各位中老年人朋友,衰老不过是老年期个体变化的一个方面,它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只能被衰退和丧失所俘虏,不能再有任何的发展,老年人依然可以在保持积极、向上和乐观心态的基础上享受生活的意义,体验人生的美好。

(文章来源:老左心理工作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