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理智表达对孩子的期望

2014年03月13日 心理教育 如何理智表达对孩子的期望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6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摘要: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违背自己的愿望后,就对孩子进行威胁、辱骂、揭短,用别的孩子的优点与自家孩子的缺点相比。这种现象,从心理学角度看,属于精神虐待。精神虐待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怎样的伤害,家长们又应该如何更理智地表达对孩子的期待呢?

  “你将来只能去捡垃圾!”

  李先生一直希望儿子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并出国深造。可儿子上学后成绩平平,父母很着急,经常对他说:“你看看楼下的明明,人家瘸了一条腿,却次次拿第一!你好好的,还比不上他!”儿子读到三年级的时候,成绩开始滑坡,眼看就要进入班里倒数十名的行列,李先生气不打一处来,不断威胁儿子:“你下次还考不好,小心我打断你的腿!”李先生越看儿子越觉得不顺眼,动辄骂道:“笨蛋,没用的东西!读不了书,你将来只能去捡垃圾!”后来,儿子说什么也不念书了,整天在街上闲逛。邻居们问他原因,他说:“反正是捡垃圾,还不如现在就捡。”

  众多问题的根源所在:父母的言行

  盼望孩子成才,使父母在亲子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严格。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方式、道德品质都有严格的要求,往往对孩子严厉评判有余,而赞赏、鼓励不足。更有甚者,希望孩子像大人一样思考问题,像大人一样做事,不容孩子有细微的错误与过失。但父母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其实孩子是在不断的错误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

  其次是对孩子期望过高。父母有许多不合逻辑的期望,他们认为孩子可以而且应该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父母有理由“指派”孩子的兴趣爱好,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侵占属于孩子自己任意遐想的自由。

  在严厉的教养方式下,一旦父母发现孩子违背自己的愿望、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后,就会对孩子进行威胁、辱骂、揭短,并且借其他孩子的优点、长处来批评自己孩子的缺点和短处。在这种情境下,孩子虽然没有受到皮肉之苦,但经历的心理烦恼却是成人难以体会的,称之为“心罚”或精神虐待毫不为过。所以我们才会听到在孩子们之间流传的话:“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短暂;回到家,厕所里最温暖。”

  精神虐待,给孩子带来无形的伤害

  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评价基本上来自于父母与老师的评价与期望。父母和老师的评价与期望,犹如一杆标尺,时时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与成就做出衡量。父母的态度与评价,作为孩子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重要参照物,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他们。如时不时批评、挖苦孩子,对他说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几乎就等于反复向他提供一种信息,那就是“你什么都不行”。这些言行不像体罚那样让人流血疼痛,也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父母的贬损与激将起不到任何教育或激励的作用,反而大大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遭受精神虐待的孩子,会产生对父母的疏离感和抵触情绪,父母不再是他可以依赖与倾诉的对象;在个性发展方面,频繁遭受“心罚”的孩子更有可能会以其他方式,将愤怒与不满转嫁于其他人,使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比如去欺负其他小朋友)和退缩性行为等问题(如胆怯、焦虑、孤僻等)。而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自暴自弃、寻找失败的理由,就成为他最通常的行为方式。

  更理智地表达对孩子的期待

  给孩子一个乐观向上的生活空间,让孩子体验成功。通常成人会从自身的眼光出发来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所以往往不轻易将赞扬声给予孩子。须知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惊天动地的成绩,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环节组成的,要求孩子一下子获得是不现实的。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中,凡是有助于孩子确立良好习惯的行为,父母都应该及时表扬。孩子与成人一样,需要从成功中不断肯定自己,把握能力和自信心。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如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施展才能。孩子在这些领域中获取的成功体验,可以迁移到其他生活与学习领域,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当孩子在泥沙中建成了一座城堡,希望父母来欣赏他的作品时,我们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对此不屑一顾,或斥责孩子只知道玩而不注意卫生。因为事实上就孩子而言,他确实是沉浸于自己的创造与成功之中,在孩子眼里,重要的不在于成功的是什么,而是成功的体验。

  批评与惩罚都要针对孩子的行为或表现,而不能指责孩子的生理缺陷和人格特点。美国教育家金诺特把家长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纳为十种,这些语言绝大多数与批评孩子有关:①忌恶语,如“你这个傻瓜!”②忌侮蔑,如“你简直是个废物!”③忌责备,如“你又做错了,真是遭透了!”④忌压抑,如“住嘴!不要再说了!”⑤忌强迫,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⑥忌威胁,如“我再也不管你了,滚吧!”⑦忌哀求,如“小祖宗,我求求你好吗!”⑧忌抱怨,如“你这孩子,真让人伤心!”⑨忌许愿,如“你考100分,我给你买……”⑩忌讽刺,如“你可真行,还能做这事儿!”

  这十种说话方式,正是精神虐待的十种利器。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与孩子的语言交流,避免以点带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孩子的小小过错而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

  此外,父母要调整心态,对孩子抱有积极的、适度的期待。在充分了解孩子的能力与兴趣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特点,设定一种积极的、适合孩子发展的期望值,或许是让孩子摆脱精神虐待的关键所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