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双相障碍的一二三件事儿

2021年03月29日 健心新闻 关于双相障碍的一二三件事儿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5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编辑:屈露露)

双相障碍是自杀风险最高的精神疾病,没有之一,约30-40%的患者有过自杀企图,10-15%死于自杀。双相障碍患者容易合并冲动暴力相关问题,是无疾病人群的14-25倍,因此属于我国需要接受社区随访管理服务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可惜目前尚未研究清楚其病因,治疗上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三方通力合作,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共同面对,共同成长。

患病与否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但我们能够选择的是如何应对疾病,比如把疾病控制在不影响生活的范围里,继续愉快的生活!

关于疾病状态的理解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1.理性对待(轻)躁狂发作

如果说人的情绪是一片海洋,开心就是海里时不时腾起的浪花,有起有伏;那轻躁狂就是涨潮,是海平面整体的上升,而躁狂则是海啸,严重程度,不言而喻。

躁狂发作的典型表现就像“开挂”,能量条全面提升,体现在情绪上就是高兴,莫名兴高采烈;体现在思维上就是想法变多,反应变快,话多;体现在行为上就是活动多,与人接触主动积极,特别乐于助人或者维护秩序,有很多计划要实施,喜欢寻求刺激,比如超速驾驶或者一夜情;体现在生理需求上就是食欲增加,睡眠需要减少,性欲旺盛。严重的情况还可能会有认为自己有特殊能力和身份的夸大想法,或者能够听到神的旨意的幻觉体验。

轻躁狂的程度比躁狂发作要轻,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根据现行诊断标准,最短也要连续4天才有诊断意义。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轻躁狂发作的表现,请观看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第59集最后5分钟,佟掌柜吃了千年人参以后的状态。

2.轻躁狂跟正常开心有什么区别?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会造成人根本的社交风格、性格特点的变化,以及持续的可被观察到的行为改变,特别是吃饭、睡眠这种生理需求。而轻躁狂的状态是心情的基础状态发生了上调,除了心情好,精力体力也有提升,睡眠需求减少了,思维联想快,所以活动也多了起来。原来内向的人变得开朗,原来开朗的人变得非常热心主动。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产出,比如写了文章,出了书,工作不知疲倦,升职加薪,久违的轻松感觉,获得了“疾病红利”。 

这样的愉快体验容易让人上瘾,很多患者就诊时希望医生把自己调整到“轻躁狂”那个状态,作为医生,想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研究发现,并没有“小躁怡情,大躁伤身”的规律,只要是发作,不论轻重,都会对患者大脑的工作记忆、执行功能造成损害,特别是情绪相关的任务。有经验的患友会发现每一次“轻躁狂发作”都暗中标好了“价格”,(轻)躁狂一时爽,抑郁“火葬场”。

3.抑郁“火葬场”是怎样的体验?

除了(轻)躁狂发作值得关注,双相障碍患者还会经历程度不等的抑郁发作。抑郁发作对应的就是能量条的降低,体现在心情上就是高兴不起来,没有兴趣,没有活力;体现在思维上就是脑子反应慢,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话少,自卑;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不愿意活动,不愿意社交,无法完成工作;体现在生理需要上就是没有食欲,睡眠障碍、性欲下降。严重的情况会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也可能有妄想和幻觉。

相比于单纯抑郁发作的患者,双相患者的抑郁可能表现出更多思维和行动的抑制,或更易激惹,或有更多的自杀自伤行为,或单纯抗抑郁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

4. 发作可以更多样

除了各种程度的(轻)躁狂或抑郁发作,双相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发作形式,就是混合发作。能量水平不稳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高中有低或者低中有高。不同的发作形式相互组合形成一个“光谱”—双相障碍谱系。细心的患友可能会发现有时候季节变换或者光照强度不同也会引起发作,因此,重要的事情一会儿还要说一遍,那就是养成观察疾病变化并且记录的好习惯!

关于疾病的治疗

非常有必要,要积极,要坚持

1.治疗双相障碍的终极目标是心境“维稳”。需要使用心境稳定剂,常用的心境稳定剂有三种:

锂盐——经典中的经典:没想到吧,双相患者居然是“新能源”的~

锂盐的治疗窗比较窄,少了不起作用,过量容易中毒。服用锂盐过程中需要注意:①盐的摄入量要稳定,过多的盐摄入会降低血锂浓度,相反,太清单的饮食容易增加血锂浓度而导致锂中毒。②定期监测血锂浓度(1-3个月,建议根据生活习惯的稳定性调整监测频率)。③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肾功能,频率一般一年1-2次。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拉莫三嗪等,常见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手抖、脱发、月经不调等。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肝功能、血脂、尿酸等。女性如出现月经不调及时到妇产科就诊,对发际线担忧的朋友用药时要向医生表达相关顾虑。注意监测体重。

另外,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会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服药期间需要合并其他药物的情况要及时咨询医生,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拉莫三嗪在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皮疹,一旦出现需要停用,调整到其他的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鲁拉西酮、齐拉西酮等等。服用期间需要注意监测体重、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治疗双相障碍时此类药物剂量相对较小。

2.是否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缺少足够的研究证据。少量小样本的研究支持有效,实际临床诊疗过程中,是否使用抗抑郁剂,需要根据病情而定,有些抗抑郁药物存在诱发躁狂发作的风险,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总之, “抗郁有风险,用药需谨慎” 。

3.中医管用吗?目前尚无相关系统研究,遵循“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原则。只要服用的中药里没有掺和西药(血液监测或者毒物监测能明确),并且治疗能够达到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对人体没有严重副作用都可以尝试。

4.是否需要心理治疗:有必要,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情绪稳定”。这跟我们双相障碍的治疗目标是非常契合的。学习和实践更多调整情绪的方法是确保“长治久安”最重要的途径。但需要在药物维稳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咨询市场比较复杂,需要慎重挑选心理咨询师。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属于专业操作,请勿随意模仿。个人因素,千差万别,不要相互借鉴,不要迷信最新,找到最适合的方案,坚持!

5.坚持治疗,定期复诊: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60%以上的患者都能获得“对自己有益”的治疗。养成记录自己情绪变化的好习惯,就像高血压的病人监测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监测血糖一样。然后与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学习如何管理疾病状态,将影响降到最低。

给家属的小建议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不要太在意疾病诊断以及诊断的远期影响,排除不可控因素的干扰,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过好眼前每一个活色生香的日子上。只要病情稳定,一切都有机会。

1.把握边界,及时送医。根据我国的《精神卫生法》规定,如存在伤害自身及危害他人的上述行为或风险的,监护人(伤害自身的情况)或者公安部门等(危害他人的情况)有权利强制送医。

该出手时就出手,用行动让患者感受到你的关心和责任感!虽然一时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换位思考,这是大家都会做的理性选择。如果作为家属的你判断家人需要送到医院看病,并且尝试了半天最终只能选择强硬的手段,不要自责和难过。向《欢乐颂》里的安迪学习,等患者恢复了,会理解你的。

2.督促服药。服药是维持稳定的重要部分,但坚持服药是个非常难的事情。其实,坚持什么都很难,不仅仅是服药,比如坚持减肥。认清任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是能够持之以恒的基础。如果感到坚持困难,就定期参加一些疾病康复团体(如北大六院康复中心的防复发团体)或者同伴支持团体。

3.克制住自己讲道理的冲动。不要讲道理,讲道理要好使就不用上医院了。我们需要持续关心,默默承受。一个理智的家属会根据第一条判断是否需要送患者到医院。如果担心强制送患者入院会影响彼此关系,可在患者病情平稳后,立即找家庭治疗师或者进行康复指导协助改善彼此关系。

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花一些进行疾病管理,时间长了,生活方式就会转变。剩下的能量用于愉快的生活。把用在“为什么是我”这个问题上的思考用在“我能做些什么”上。毕竟前者是无解的,不是自己能主动选择的,后者是可以自己主动选择的。通过对上面建议的坚持,希望你可以获得一个越来越有掌控感的生活。请记住,疾病面前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祝愿广大病友康复愉快!

参考文献:

1.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 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

2.Nierenberg AA, Harris MG,et. al.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Collaborators. Perceived helpfulness of bipolar disorder treatment: Findings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Bipolar Disord. 2021 Feb 26. doi: 10.1111/bdi.1306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638300.

3.成人双相障碍:临床特征,见update临床顾问网

4.Lima I , Peckham A D , Johnson S L . Cognitive deficits in bipolar disorders: Implications for emotion[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7:S0272735817300211.

5.于欣,方贻儒,《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文章来源:精神卫生686)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