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高考考前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快收好这份“秘籍”→

2024年06月05日 健心资料, 心理保健, 心质培养 高考考前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快收好这份“秘籍”→已关闭评论 阅读 7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临近高考,为帮助高考学子稳定心态,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媛送上“高考考前心理调适秘籍”。跟小编一起来看↓↓↓

考前的“四项准备”

生活准备——保持稳定、忙而不乱

保持稳定有序的生活规律,尽量避免打破作息,确保心态稳定,减少焦虑。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和就寝,不熬夜、不赖床;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早晨跑步或晚间散步,帮助放松心情和缓解压力;保持适度的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保持心情愉悦。

身体准备——调整作息、适应节奏

调整生物钟,按照各科考试的时间安排复习和休息,确保最佳状态与考试时间相匹配。模拟考试时间,根据考试时间安排每天的复习和休息,确保在正式考试时间段内身体和精神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或观看刺激性内容;注意饮食健康,保持日常饮食习惯和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护肠胃。

环境准备——熟悉考场、心中有数

提前熟悉考场环境,熟悉座位、卫生间位置。考试当天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场,稳定情绪。实地考察考场,提前去考场,熟悉路线、考场布置和周边环境,了解考场的管理规定;准备考试物品,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的证件、文具和其他物品,避免考试当天匆忙找东西;模拟考试情境,考前按照考试时间和流程进行自我测试,熟悉考试节奏。

学习准备——掌握方法、提升成效

最后阶段不必执着于难题,应复习错题集、梳理笔记、查漏补缺,多关注侧重记忆的内容,储备写作材料。复习错题集和笔记,重点复习自己常犯错误的知识点,确保理解和掌握;强化记忆,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如公式、定理、重要概念等;模拟考试,每天进行一套模拟试卷,按照考试时间和流程进行,锻炼考试技巧和时间管理。

考前如何调整到最佳状态

从目标和态度入手

设定合理目标,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设定稍高目标,确保跳起来能够达到;分解目标,将总目标分解为各个科目的小目标,逐步实现增强信心;自我管理很重要,制定好每日的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从情绪调节入手

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使前天晚上没休息好,也不会影响第二天考试发挥,真正击败你的是焦虑。接受适度的焦虑,理解其对提高学习动机的积极作用;与家人、朋友或老师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掌握放松技巧,练习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情绪。

从认知调节入手

掌握活跃思维的方法,有助于理清思路,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使用自我提示法,提醒自己当前的目标和任务,保持专注;生理刺激,通过深呼吸、伸展运动等方法,保持大脑活跃状态;掌握记忆技巧,使用线索法、联想法和谐音法等熟悉的记忆方法,增强记忆效果。

进入考场后的三个小技巧

稳定情绪

(1)深呼吸:拿到试卷后,先深呼吸几次,缓解紧张情绪。

(2)填写信息:认真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确保无误。

(3)翻阅试卷:翻阅全卷,大概了解试题结构和分布,心中有数。

认真答卷

(1)先易后难:优先解答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建立信心,快速积累分数。

(2)高效利用:前40分钟是精力最集中的时间,要高效利用,争取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大部分简单题目。

(3)跳过难题:遇到难题时,不要纠结,标记后跳过,继续答其他题目,避免浪费时间。

(4)全力争取:基础题不失分,难题即使未能得全分,也要尽量写出解题步骤,争取得到相应的步骤分。

(5)检查答案:答完卷后,留出时间复查,确保没有漏答或填写错误。

考完即考好

离开考场后,不要对答案,不要反复回忆题目内容;不回忆考试过程,不讨论试题和答案,不估计成绩,集中精力准备下一场考试。

(全文转载于:人民教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