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筛查已纳入学生健康体检,请正视抑郁症
(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中国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近日,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的这一答复,引发了公众广泛的讨论。
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事实上,这不是有关方面第一次针对筛查学生抑郁症发声。去年9月,国家卫健委也曾发文,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此次教育部对相关提案的回复,可以看做是政策层面对筛查学生抑郁症现象的进一步重视。
这对广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一动作表明,有关方面对学生群体患抑郁症的现象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因此,相关政策才得以陆续出台并落实。
但是,随着针对抑郁症讨论范围以及学生体检范围的不断扩大,舆论场中的一些人却依旧未能正视抑郁症的存在。诸如“抑郁症就是矫情病、装的”“就是小年轻的一种心理暗示”等等论调也开始出现。
这类颇为刺耳的声音,不仅无益于提升整个社会层面对抑郁症的重视,对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而言,无疑也会带来二次伤害。
少年的烦恼并非只是“矫情”和“瞎想”。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频发、低龄化等现象突出早已成为既定事实,这是有切实的调研数据支撑的。此前,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逾3亿人罹患抑郁症,其中中国就有5400万患者。
因此,当下的主要问题,除了要讨论如何落实相关的举措外,还要下大力气为抑郁症去“污名化”,降低患者的病耻感。舆论层面不能去否认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的正当性,避免将口水浪费在制造偏见与加深对立上。
推动一件事在观念层面作出改变往往是最难的,需要时间和耐心,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大科普和宣传的力度,也需要学校为学生创造“无歧视环境”,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和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度,禁止以此为由戏谑患病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固然是一件非常好的政策。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依旧有很多问题不能忽略。
首先就是医疗资源是否充足的问题。如此大规模的抑郁症筛查,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医疗人员与资源,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方,专业医疗人才紧缺的问题显然值得重视。
其次是个人隐私如何保障。有医学专家就曾表示,大规模开展抑郁症筛查,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与学校合作,这其中必然势必涉及学生和家庭的个人信息、心理行为信息等数据。若一旦有学生患抑郁症的信息被泄露,在当下的舆论环境里,难免会加大患者的耻感。而鉴于学生规模数据巨大,一些医疗机构能否做好“保密”工作也应该被重视。
同时,也要避免机械式的、走过场式筛查。一旦展开筛查,一些学校由于认知不到位,有可能会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过场、报假数据。针对类似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搭建预防机制,让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真正地落实具体举措,回归政策初心。
说到底,针对抑郁症,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动观念层面的改变。对于那些偏见与戏谑,政府与社会层面都要进行抵制,也唯有双向努力,才能真正理解抑郁症患者的难处,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文章全文转载于: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