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有哪些

2013年05月07日 心理教育 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有哪些已关闭评论 阅读 1,41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班级心理委员需有健康的心理,具备奉献、服务意识,为人热情,沟通能力强、与同学相处融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浓厚兴趣等条件。
     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主要分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健康维护层面,即维护全班同学的心理健康,要掌握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紧急干预的常识、提高自我心理素质,用自己的健康情绪感染大家。能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并将重大应急事件、行为异常学生的情况及时向院(系)心理老师和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报告;二是心理素质拓展层面,即积极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全班同学心理健康水平。其职责具体表现为:
    1、认真完成学院、系部布置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和总结。
    2、结合本班特点、心理需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全班同学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3、掌握常见心理问题和紧急干预的常识,学习心理辅导技术,提高自我心理素质,积极参加校、院两级组织开展的心理培训、交流活动;
    4、协助、配合院系心理辅导老师、学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开展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组织有效的、形式多样的群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协助老师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5、关心同学,及时沟通,帮助同学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关注本班同学的心
理健康状况,并将重大应激事件、行为异常学生的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或学院副书记、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上报同学的心理状况。
    6、积极撰写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稿件,报道本班心理健康活动;参与策划、编
辑本校的心理健康杂志—《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讯》和《大学生创造力开发》;
    7、组织开展每年一度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