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比精神内耗更可怕的,是“心理罢工”

2022年08月22日 健心资料 比精神内耗更可怕的,是“心理罢工”已关闭评论 阅读 72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全民健心网、健心学堂编辑:于梦娇)

推荐语:

为什么你总是感觉疲惫、困倦、精力不足,即使休息以后依然很累?

除了最近热议的内耗之外,这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因素:心理能量。

如何尽快从这种能量不足的状态中恢复?不妨读读今天这篇文章。

你是不是经常感觉一天明明什么也没做却疲惫不堪?

你是不是总发现自己在开始做事前便已经满头浆糊?

你是不是总感觉每天一堆事情要忙,拼命加班,却奈何效率低下?

如果你深受以上情况的困扰,那你的心理效能便很可能出了问题。

所谓心理效能,其实就是我们内在能量的多寡,它就像手机里电池性能的高低。

有的人容量很大,充电迅速,因此能一直精力充沛;
有的人的却容量很小,充电缓慢,便总感觉困倦乏力。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时间管理其实就是能量管理。管理好能量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再强壮的千里马,没有草料也无法跑远。

管理好自己的能量,是当代人最紧迫的自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那些坚持运动和读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网友回答各不相同,有一点却被反复提及。

那便是在读书和运动后,大家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比之前更富活力和能量了。”

生活中,好多人觉得,什么也不做才能保持能量。

其实,真正能让能量源源不断的方法,是让能量流动。

读书和运动,看似是在劳累,其实是让我们在活动中,把能量变成流动的活水。

水流起来,湖便有了生机。而当你坚持下去,能量便会不断积蓄。

著名科学家施一公先生,从年轻时便认为:“科学来自于想象,而想象便来自于阅读。”

于是,从小到大,每当处理完琐事,他便会读一些想看的书。

当面对困难想要放弃、碰到烦心事愁闷不已时,也是这些书给了他坚持下去、自我慰藉的强大动力。

对于运动,施一公更是一个“狂热爱好者”。

他是清华校运会3000米的冠军,国家二级运动员。哪怕是现在,他都坚持每周至少跑三十公里。

施一公曾说过,长期的运动不仅从未加重过工作后的劳累,反而让他神清气爽。

日复一日地在实验室埋头科研,其实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

现年55岁的他却还能每天像年轻人一样,无比热情地投身到工作中,精力十足、干劲不减。

坚持读书和运动的助益,可见一斑。

心理学家科特曼曾研究发现:

阅读、运动可以让身体释放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和生长因子,扭转血清素缺乏,重塑我们的身体。

在这个时代,读书和运动,是最方便,也是最廉价的“积蓄能量”的方式。

清晨奔跑,可以开启一天活力;床边阅读,可以换来一晚放松。

疲惫时的小说和诗歌,能消除心中困扰;

烦躁时的外出散步,能释放压抑心灵;

焦虑时的活动筋骨,可以清明大脑,提升工作效率。

读书和运动,让我们在每一行字中,净化思想;在每一步路里,重拾热情。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准备学习时,却听到手机响起,于是不得不先回消息。

或是当你准备工作时,却被突然跳出的推送吸引,开始去刷那些新闻和短视频。

最后等你把消息回完,把新闻刷完时,便已经感觉没了“干正事的力气”。

曾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

我们的能量本身不短缺,只是还没等我们去使用,便已全部外溢流失。

学会适当“封闭自己”,才能将干扰隔绝于外,专注地储蓄能量。

北宋“澶渊之盟”签订后,京城官员们每日大摆宴席,尽情游玩。

唯独晏殊选择了终日呆在家里,勤奋读书,把所有精力用在治学上。

后来宋真宗为太子挑选帝师,看着一众因游玩而疲于治学的大臣倍感失望,最终破格提拔晏殊作为“太子舍人”。

千年后的如今,无论是直播、网剧还是花边新闻,都在拼命地抢夺我们的注意力。

面对外界的繁杂,我们更要像晏殊一样,学会收敛自己的能量。

前几年,管理文学开创者成君忆凭借“三国”系列火遍全国。

作品爆火后,他却感觉媒体每天的大小采访和行业里一些无意义的邀约,疯狂消耗着他的精力。

那段时间,城市的噪音响彻耳边,无尽的应酬让人头脑混乱。

成君忆感觉自己太累了,无力思考,更无心写作。

于是,他主动以外派干部身份前往巴东县。

在这个河流潺潺,丛林密布的偏远小镇,成君忆终于感觉能量不再外泄,心灵得以平静。

于是,《你好,优美诗地》一书问世,以更纯粹的方式打动了读者。

人生漫漫征途,一辆车如果一边前进一边漏油,那哪怕它的油箱再大,也不能走远。

繁杂的信息资讯,当断;无效的社交,当舍;外界的杂音,当离。

喧嚣时刻,放下屏幕就是放下纷扰;

诱惑年代,守住目光就是守住方向。

且视一切干扰为盏盏鬼火,且听一切闲言为耳旁之风。

如此,我们才能走出消耗,在喧嚣的世界好好安放自己、休养生息。

前段时间,一段中国空间站的视频刷屏网络。

视频中的宇航员们先是给空间站来了个大扫除,之后竟然悠闲地刷起存放在电脑中的电视剧来,好不自在。

看到视频,网友们纷纷感叹:

“原来,在空间站这种极度高压,不能犯错的环境中,宇航员在该休息时还是会尽情休息。”

其实,能量再充沛的人,在处理了大量的工作后,也会感到疲惫。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恢复能量。

有当代普鲁斯特之称的村上春树,就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弹性节奏。

他的工作方法简单却更高效:无论今天状态如何,都只写10页稿纸,4000字。

今天很疲惫,也要坚持把4000字写完;今天灵感喷涌,也要在写到4000字时立刻停下去休息。

这种节奏让村上春树的写作生涯有紧有松。每次能量不够时,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入恢复状态。

同时,相比于喝酒、打游戏这类放纵行为,村上春树更喜欢通过跑步、听音乐来进行休息。

及时且恰当的休息,让村上春树的能量源源不断,最终让他成为现今最高产也是最稳定的作家之一。

心理学家说:“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你并不是只能通过睡觉或社交,来恢复能量。

心理学研究发现:休息本身就包含了多个层面。

只要能让你感到舒适的举动,都能帮你恢复能量。
我们可以通过睡觉获得身体休息,通过冥想获得心理休息,

通过闭目养神获得感官休息。

我们也可以通过欣赏艺术展获得创造力休息,或是通过表达感受获得情绪休息。

找到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保持属于自己的节奏,我们的能量就能不断恢复。

在头脑混乱时,放空自己;在伏案工作后,舒展自己;在心神俱疲时,犒劳自己。

看似简单的举动,都有助于恢复状态。

让偶尔的深呼吸,带走疲乏;让短暂的闭目养神,带来清醒。

学会有节奏的休息,才能呵护好生命的琴弦。

生命就像一块电池,而养成弹性节奏,就是在电池耗尽时,第一时间插上电源进行补充。

我们无法改变每一天的时间总量,但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

愚者靠强迫自己来硬撑,最终不堪重负;智者只是调动起内在能量,一切便水到渠成。

管理好自己的能量,就是在经营自己的心智与身体。

(文章全文转载于:意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