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重视校园欺凌心理分析和综合治理

2023年03月07日 心理教育 重视校园欺凌心理分析和综合治理已关闭评论 阅读 64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校园欺凌

SCHOOL BULLYING

心理分析和综合治理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7年1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2.46亿儿童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而从心理伤害来说,几乎所有在校儿童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校园欺凌的影响,这些影响会持久存在甚至终身难以消除。我国社会对此高度关注,2021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要加强对欺凌行为的管控。欺凌事件一旦发生,要做好关联人员的处理,包括对被欺凌者的心理辅导。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校园欺凌(也叫“校园欺侮”)开展了许多调查研究和危机干预工作,对其表现形式、心理成因、心理危害、干预方法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很多,强度不一,危害性也不一样。其中,有许多案例被看成是孩子间的嬉戏、打闹、开玩笑、不懂事等等。轻微的、看上去习以为常的欺凌行为也存在负能量累积,终究会对欺凌行为的关联人员造成伤害。概括地说,校园欺凌行为的关联人员主要包括: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欺凌和被欺凌者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间接受到影响的其他人员等。其中,最直接的关联者是前三类,这三类人员会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呢?置身其中,身心会受到怎样的负面伤害呢?

1. 欺凌者的心理与行为特质

为什么有的人会成为欺凌者,其甚至乐此不疲?

研究发现,大多数欺凌者热衷于低级趣味且情感不稳定,表现出一定的反社会特质。前苏联犯罪学者发现,很多欺凌者精神境界不高,缺乏“高雅兴趣”和“创造精神”,多数时候会无缘由地将初级生物本能发泄于无辜同学身上,粗俗而偏执。相比没有过霸凌行为的学生,施暴者更容易沾染赌博、吸毒、酗酒等不良习惯。另外,由于自身弱势,加之青春期心理特征,不少未成年人陷入“早恋”漩涡。早恋引发的欺凌事件占有很高比例。进一步探究欺凌者的成长历程,会发现早期教育缺失或失当是其形成不良品性的重要原因。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任性骄横,使得孩子一旦与同学发生矛盾不会想着如何共同解决,而是肆意妄为,以自己的想法作为处理事情的根据。另一方面,原生家庭破坏也是催生施暴者产生逆反心理乃至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施暴者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均承认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疏于管理。

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往往还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存在体力或人数优势、抗拒规则被主流群体排挤成为边缘人物、遭遇挫折激发自我保护本能并转化为攻击行为。有研究表明,90%的欺凌是群体所为,施暴者更容易“结交朋友”形成团伙优势。所以,许多校园欺凌符合群体心理特征。群体心理学理论奠基者古斯塔夫·勒庞指出,群体有泯灭智力的机制,使个体智力退化,这包括四个阶段:自我意识模糊、独立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与逻辑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趋同一致、残存的智力品质被彻底反噬。群体中,多数个体有“去个性化”倾向。

2. 被欺凌者的心理与行为特质

心理学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往往出于认知和干预两个目的。从保护被害者的角度,我们需要做好欺凌事件预防和欺凌后的心理援助。为此,需要知道这些被害者为什么容易沦为被欺凌的对象?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特质?

研究发现,被欺凌者中有相当多的孩子存在生活方式问题或看上去容易欺负

如放学后出没网吧酒吧,不按时归家,晚上在街边逗留,有时还逃课,将自己暴露在欺凌者常常活动的场所,便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也有一些孩子,年龄小,身材廋小,看上去比较羸弱,没有反抗能力,看上去容易被欺负,而且这样的孩子也会因为担心再次遭受侵害而不敢向父母、老师等学校保卫人员、社区相关部门人员求助,选择沉默,使得欺凌者有持无恐。

还有一些被害人曾经企图获得霸凌者的庇护、和霸凌者称兄道弟、甚至帮助他们“耀武扬威”树立威严,但是这种充满利用性质关系的不稳定性,在某些契机下很容易使得他们成为“可攻击的对象”或“容易捕获的猎物”,而且因为他们自己也曾经参与过校园霸凌行为,自然也不敢向学校等团体求助。

还有一些欺凌是发生在有心智缺陷或身体残障孩子身上,这些孩子更无反抗力。被欺凌者往往势单力薄、内向孤立、屈从内敛。这样的孩子,既没有足够的力量反抗,也较少有结伴的外援相助,在校园欺凌情景中,自我意识被恐惧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无低限容忍。如此特点会助长欺凌者的攻击欲望,甚至变得肆无忌惮而越来越残忍。

3.旁观者及其选择压力

校园欺凌的旁观者,主要包括:跟随者,是指协助、跟随欺凌者参与到欺凌行为中的人;强化者,是指通过某些行为方式来强化欺凌者的行为,比如起哄、煽风点火等;助人者,指帮助受欺凌者,如制止欺凌行为或安慰、支持受欺凌者;局外人,指什么也不做,回避欺凌情境。

在欺凌行为发生时,旁观者扮演重要角色。欺凌者往往期望获得更高同伴地位,满足统治欲,在同伴群体中展现优势,其实施欺凌行为时需要同伴群体,即同伴旁观者。教室里倾向于帮助受害者的学生多,欺凌事件概率降低,反之则偏高。实际上,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如果不对被欺凌者提供支援,他就成为实际的“欺凌”帮凶。因为他的存在,激发或助长了欺凌者的力量优势感,由此导致其欺凌强度加大,欺凌时间延长。如果是有良知和正义感的旁观者,但不具有力量优势,就会面临选择压力。

注意

校园欺凌的关联人员还包括施暴者、受害者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老师、同学。

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欺凌行为的消极影响,有时会高度卷入,沦为直接的欺凌者或被欺凌者,甚至会走向严重违法犯罪。如有的案例中,同伴同学间的欺凌行为最终演变为被欺凌孩子的父亲走上暴力的不归路。

校园欺凌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反欺凌系统工作的应然任务,从立法、文化建设、校园管理、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整合资源,进行综合治理。

(文章全文转载于:儿童发展科学在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