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自杀危机干预6字要诀:1问2应3转介的技巧

2025年04月07日 健心资料, 心理教育, 心质培养 自杀危机干预6字要诀:1问2应3转介的技巧已关闭评论 阅读 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1问:主动关怀、积极倾听

自杀行为是从「想法」到「行动」的渐进过程。在自杀行为出现之前,个案会透露某一形式的线索或警讯,可能以口语或行为的方式表现,也可由其所处状态判断。因此,当发现有自杀风险时,请认真严肃地看待警讯,评估情绪困扰程度,用心倾听所遭遇的困境,一旦确认个案具有自杀意图,立即深入了解自杀危险度高低。要询问一个人的自杀意念并不容易,循序渐进的讨论主题是有帮助的,一感到怀疑便立即询问,要了解「这可能是唯一一次帮助的机会」。 

1) 关于「询问」的部分注意事项如下:

感到怀疑个案仍有自杀意念,需立即询问

要有这可能是唯一一次介入帮助的机会的认知

在隐密的地方谈

让个案放心自在的说,不要打断他

如果个案不愿接受帮助或不愿谈论,请坚持下去

如何问是其次,重点是「你问了」

2) 如何「询问」?

间接问法
  -你是否曾经希望睡一觉并且不要再醒来?
  -你是否觉得活着没意义,没价值,也没有人在乎?

直接问法
  -你会不会有想不开的念头?
  -你是否有想到要自杀呢?

应注意避免询问的问句
  -不要对自杀意念或行为以半开玩笑的方式询问:「你该不会想要自杀吧?」、「不要跟我说你想自杀喔!」
  -不要太急着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不要发誓保守秘密
  -不要争辩自杀是对或错
  -不要使自杀者增加罪恶感

2应:适当回应、支持陪伴

当人们说「对生活厌倦」、「没有活下去的意义」时,这些说法常常会被听的人否决,或甚至告诉他们其他更悲惨的例子。事实上,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有效的聆听他们的想法。因为伸出援手或倾听本身就能减少自杀者的绝望感。询问确定个案有自杀意图后,守门人的任务即转为适当响应与提供陪伴,同时,在响应的过程中,亦可评估个案是否需要进一步转介或其他医疗协助。

1) 如何劝说个案继续活下去并且接受帮助

平静、开放、接纳且不批判的态度将有助于与个案的沟通

开放地讨论失落、孤独与无价值的感觉,使个案情绪起伏程度减缓

积极专注倾听个案遭遇的问题,尝试了解他们的感受,提供情绪支持

不要急着评断个案的遭遇、处境或想法,你的倾听与协助能够重燃希望,并产生改变

「自杀」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个案用来解决他所遭遇困境的方法,因此可试着找出自杀以外的处理方式。

提供个案任何形式的「希望」,并将焦点放在个人正面的力量。因此,我们可以思考「这个人在过去的人生当中是为什么而生,现在活着的理由是什么?」、「他的生活重心与目标为何?有没有可以令他积极的人、事、物?」,再接着询问他:「是否愿意寻求协助?」「你是否愿意答应在找到任何协助之前,不结束你的生命?」

2) 不适当的响应方式如下,更重要的是,倾听与理解,并能在适当的资源转介之后,持续关怀

太常打断他们说话

显露震惊或情绪激动

表达自己很忙

摆出恩赐的态度

做出突兀或含糊不清的评论

问大量的问题

3转介:资源转介,持续关怀     

面对你想帮助的人,当他的问题已经超过你能处理的程度与范围时,就是你帮个案找出适当的资源,进行资源连结的时候,就如同当我们的家人有生理疾病时(如心脏病),我们立即的反应是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而非自己试图治疗。因此,好的守门人不只被动的阻止自杀,也会主动积极的协助转介处理。且转介后需持续的关怀个案,并再次评估个案的自杀风险,直至结案为止。

1) 若有以下的情形就可尝试进行转介

怀疑可能具有潜在的精神疾病者

有自杀或自伤的身心问题

问题超乎助人者的能力

社会资源或支持不足够

2) 在协助个案进行转介时,有以下的建议

向个案保证隐私之安全与尊重个案的意愿。若个案有强烈自杀意念,务必强调转介后由医疗团队一起协助的重要性。

依个案特性提供适切的资源或协助其转介。如为转介至医疗院所,可评估个案平时就医习惯,询问是否有较习惯的就诊医疗院所与固定的主治医师。若原本已在精神科就医,则建议继续在原医院治疗,并鼓励个案主动与医师沟通情绪变化

转介个案就医时,建议守门人可先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被转介的医师有关个案的特殊情况,以加速个案的转介与处理过程,并于事后向个案或受转介对象了解处理情况。

补充说明:

「自杀防治守门人」就是担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协助」的角色,换句话说,守门人在看到求救讯息,并于对方需要之时给予鼓励及资源协助,陪伴他度过想要寻求死亡的低潮期。

(全文转载于:心理提升课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