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移情怎么办?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徐瑶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移情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长程咨询,移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来访者,还没开始咨询,就已经出现移情。
移情的发生与来访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神经症水平的来访者(相当于正常人)不太容易发生移情,通常需要加大治疗密度(每周五次),才能发生移情。而边缘水平的来访者很容易发生移情,常常开始咨询不久,甚至还没开始咨询,就移情了。
那么,来访者出现移情怎么办呢?不同理论取向的咨询师处理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把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五种:
1、一般心理咨询
对于短程心理咨询来讲,移情是不必要的,它会影响咨询的进展,所以一旦出现,就要及时消除。
一般心理咨询是一个理性合作的过程,来访者遇到问题,寻求咨询师帮助。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最后由来访者自己去实施。整个过程围绕“问题”,目标非常明确。一旦出现移情,来访者就会偏离方向,把注意力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对咨询师产生某种情感,譬如好感,或者反感。虽然心理咨询也很重视关系,但那是工作关系,也叫工作联盟,它是处理问题的一个载体、平台或背景,它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当来访者出现移情,关系就喧宾夺主了。所以,咨询师要化解移情,把来访者拉回到工作(解决问题)上来。
怎么化解移情呢?首先要识别移情。咨询师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移情的蛛丝马迹,把它扼杀在摇篮中。什么是蛛丝马迹?一切跟解决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言语和行为都算,譬如来访者打听咨询师的婚姻状况,评价咨询师的衣着打扮,给咨询师送礼,向咨询师借东西,要求改变咨询时间和地点,非咨询时间联系咨询师,总是迟到或早到,讨价还价,等等。有一句笑话:在咨询师的眼里,到处都是移情;移情无处不在。
如果移情不影响咨询,可以不予理睬。如果影响咨询了,就要及时处理。很多时候,等移情影响咨询,已经很严重了,已经没法处理了,只能终止咨询,或者转介。所以,最好还是防患于未然。
发现移情之后,处理的方法是:1、通过内容反映,把来访者的表现描述一遍;2通过情感反映,指出来访者对咨询师可能产生了某种情感反应;3、通过情感表达,告诉来访者这不是他的错,咨询师不会介意;4、通过解释,让来访者知道,这种感情属于移情,是来访者把对过去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感情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来了,也就是把咨询师当成某个重要人物了;5、通过内容表达,让来访者明白咨询师并不是那个重要人物,来访者应该把这份感情撤回。
精神分析历史上的第一个案例安娜O,由于出现严重移情,布洛伊尔落荒而逃。后来弗洛伊德发现移情很普遍,逃避不是办法,于是迎难而上,对移情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移情是个宝,可以好好利用。从那以后,精神分析就把移情当作治疗的契机,而不是简单地去除。但非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仍然用消除的方法对待移情,使得移情处理成为精神分析和非精神分析的分水岭。
2、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发现,所有的心理障碍(当时称“神经症”)都是人际关系引起的,尤其是亲子关系,再具体一点就是孩子跟父亲和母亲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叫俄狄浦斯三角,或者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叫“恋母情结”,女孩叫“恋父情结”)。以男孩为例,他恋母仇父,甚至想杀父娶母,结果陷入恐慌,动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平衡,最后弄巧成拙,患上神经症。早期的治疗是让来访者回忆童年,分析和讨论他跟父母的关系。这样的治疗毕竟是纸上谈兵,效果不是很好。
来访者出现移情之后,弗洛伊德发现,移情就是来访者把亲子关系投射到咨询关系中来,把咨询师当成父母,让俄狄浦斯情结和神经症“现场表演”。如果咨询师配合表演,当场纠正来访者的人际关系,效果会比纸上谈兵好很多。
但是,弗洛伊德非常谨慎,他没有完全配合来访者,按来访者的脚本去扮演失败的父母,而是扮演不一样的父母,迫使来访者修改脚本。弗洛伊德把移情称作“移情神经症”,是原先的神经症的替代物,通过修改脚本,移情神经症治好了,原先的神经也治好了。换句话说,咨询师不是配合,而是通过不配合来修改来访者的脚本,同时(或者之后)向来访者解释他的移情现象。
所以,弗洛伊德会想方设法引出来访者的移情,但禁止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反移情。他认为反移情是不好的,它会伤害来访者。反移情是咨询师自身的问题(未处理的俄狄浦斯情结),需要通过自我体验来处理。
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也是禁止咨询师表现出反移情的。
3、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把咨询师的反移情分为两种:个人反移情和普遍反移情。个人反移情是咨询师特有的,别人没有,例如,来访者做了一件事,咨询师反应很大。但是,当他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时,别人都没什么感觉。普遍反移情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例如来访者做了一个动作,所有的人都觉得恶心。
个人反移情是咨询师自身的问题,需要处理;普遍反移情不是咨询师的问题,不需要处理,反而很有利用价值,咨询师可以据此“感知”来访者身边的人的心情。咨询师如果把普遍反移情反馈给来访者,就可以让来访者知道他身边的人的心情,他对身边的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个人反移情和普遍反移情没有绝对界线,只要咨询师自己心理大致正常,他的反移情都可以说是普遍反移情,只是普遍的程度高低而已。换句话说,一个心理健康的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了某种反移情,说明来访者身边很可能有人也有类似的反应,至于有类似反应的人多还是少则不确定。
综上所述,经典精神分析会利用移情,但禁止反移情,而客体关系理论既利用移情,也利用反移情。这里所说的利用反移情,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用语言表达出来,帮来访者“了解”别人的内心感受,提高来访者的心智化水平,改善人际关系。
4、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认为,移情(特指自恋移情,也叫“自体客体移情”)是一种需要,说明来访者缺某种东西。如果咨询师满足了他,移情会自行消除。
在正常情况下,移情对人格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移情和移情的满足,来访者把移情对象内化,从而获得理想、志向和技艺。一个人之所以发生心理障碍,就是因为移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没有可以内化的对象,无法获得理想、志向和技艺,甚至导致“自体破碎”。
其实,刚出生的婴儿就是“自体破碎”的。通过移情和父母的“回应”,破碎的自体渐渐连成一片,形成统一、完整的自体(或人格)。
所以,自体心理学主张配合来访者,满足来访者的移情需要,也就是用反移情应对来访者的移情。
于是,问题来了,咨询师这样满足来访者算不算越界?有没有违反职业伦理?你想多了,咨询师只是在咨询室里“无条件”地满足来访者,同时严格遵守其它规定,譬如禁止身体接触和裸露身体。
很多人对自体心理学有误解,如果换成人本主义的术语就不会误解了,人本主义称之为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真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爱”。
5、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是在自体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自体心理学家去配合来访者时,以为自己会立场坚定,稳如磐石,在咨询关系中毫发无损,随时可以全身而退,就像化学中的催化剂一样。事实上,咨询师没有那么坚定,他很容易被卷进去,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
在咨询关系中,两个“我”(主体)会变成一个“我们”(主体间,交互主体,intersubject),这是一个“二人单元”,充斥着各种互动(也叫相互调节),类似于母婴关系,或者“共生”状态。在这种关系中,咨询师并不比来访者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他自行其事,关系就断了。为了维持关系,他必须顺应来访者。同样,来访者也不会乱来。如果他乱来,就会失去咨询师。为了自己的健康和成长,他必须配合咨询师。
荣格早就发现这种现象,他称之为“感应”,也叫“共时性”,意思是说,进入这种关系(他称之为移情)之后,来访者和咨询师会发生心灵感应,出现思想和情感的同步或共鸣(共时性)。
拉康也非常重视这种现象,他称之为“顿悟”。拉康精通中国文化,了解禅宗。他做咨询的时候非常随意,却能让来访者顿悟。一旦出现顿悟,咨询就结束,不管咨询做了几分钟,还剩多少时间。后来的拉康学派把这种现象称为“相遇时刻”,意思是说,来访者和咨询师进入咨询的时候往往并没有真正相遇;但是,谈着谈着,突然双方有感觉了,被触动了,这才是真正的相遇。
相遇之后,关系的重要性超过了两个个体。两个个体在关系中的表现明显有别于平时的自己,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人跟不同的人相处的时候表现有天壤之别,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印象和评价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一个人在与某个交往的时候,某种心理特质被激活,而与另一个人交往的时候,另一种心理特质被激活。
所以,在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中,咨询师自身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他受制于关系,关系激活了他的某种特质,同时限制了其它特质。咨询师不再是权威和带领者,他只是一个合作者。这个观念与后现代主义相符。
咨询师不但无力改变来访者,也无力改变关系,反而会被关系所改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每一次咨询都是危险之旅)。不过,荣格非常看好这种改变,认为这是咨询师自我成长的契机。一个咨询师做完一个个案如果没有任何改变,说明他没有真正进入关系,没有用心。与此对应,咨询效果也是令人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