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克服被拒绝的恐惧?

2017年05月19日 心理教育 如何克服被拒绝的恐惧?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7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徐瑶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小甲6岁时,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表扬他人组织了一次活动。每位同学都要找一位对象进行表扬,得到表扬的同学,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小甲,是最后一个被剩下的。

     “我死也不要再经历那样的时刻: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拒绝。”

      对小甲来说,拒绝曾是他的恶梦。6岁之后,他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因为害怕被拒绝而选择不去做,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一生。直到…..他决定主动寻找“被拒绝”的体验。

      100次被拒绝后,他终于不再惧怕“被拒绝”了。现在,他的故事影响了数千万美国人,帮助他们去克服被拒绝的恐惧。几十家主流媒体报道他的故事,他记录“被拒100天”经历的个人网站成为热门网站,他周游美国做演讲,还登上了TED的讲台,出版了自己的书。

      我想,我们没有人不想克服“被拒绝”的恐惧。

被拒创伤与“拒绝敏感度”

    在工作里,我们一定会需要他人的帮忙的时刻,但很多人是惧怕这件事的。为什么?

   比如第一次找一位同事帮忙,他没有很热情的回应,而是语气“冷淡”,身体没有面向我们,有点“回避”,我们会觉得有种“被拒绝”的感觉。

  “他是不想帮我吧”“我是不是烦到他了”“他是对我不爽吧”“我是哪点没做好吧”“他是不是……”内心的担心奔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然后我们会形成一个倾向:“好,下次再也不想找人帮忙了。”

   或许只是他真的只是当时很忙或者没有听清楚你所讲的话,并不是想拒绝你。

   每个人特别惧怕拒绝的人,或许都有“被拒创伤”。心理创伤在精神病学上创伤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被拒创伤可以理解为“遭到拒绝后形成的对拒绝行为的巨大无力感和恐惧感。被拒创伤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成为高拒绝敏感个体。

  拒绝敏感者(高拒绝敏感个体)对信息非常敏感。他人毫无意识的表情和举动,拒绝敏感者都会认为他是在拒绝自己。

  对于亲密的人,他们则很容易从蛛丝马迹推断或凭空想象判断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是冷漠的,将种种迹象解释为:对方故意拒绝自己。

被拒创伤的伤与痛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痛”,都和“感到被拒绝”有关。

    因为我们内心的拒绝敏感性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愤怒、受伤害、自责或责备他人等负性情绪。引发沮丧、攻击性情绪、消沉等心理应激反应。这些情绪和反应使我们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破坏我们对他人的信任,阻碍我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形成低自我价值感和自尊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跟别人交往时也低人一等”。

   “当我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第一反应就是TA可能不会喜欢我,哦不,他根本就不会关注到我。”

    这些感觉和认知跟创伤有关。创伤会直接打破我们的自我价值和自尊,让人从根本上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以及自己被爱的可能。被拒创伤会让人特别害怕被拒绝,一旦遭受拒绝,就更加怀疑自己的价值感。

   恐惧亲密关系,开始质疑“爱”这件事本身

  “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很多人被拒绝后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背后想说的话是:“我其实是害怕被拒绝。”

   有一部分人单身的原因,是还没有从“被拒绝”的创伤中走出来。以至于我们遇到下一段感情时,还会戒备和恐惧:会不会又会“被拒绝”?

   当你因为被拒绝的经历开始对自我的一部分产生怀疑,你可能会产生对爱的恐惧,你会给自己砌一堵墙,对于进入新的关系感到更加戒备。如果我们认为过去被拒绝的经历揭示了自己的某些缺点,就会害怕在和新的人相处的过程中认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关系都会再一次失败。

   被拒绝还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爱的看法,从而对爱情、亲密关系本身充满悲观失望的情绪。开始质疑“爱”这件事本身。

影响躯体感受

   有一个人只要遇到难题就会莫名其妙地头疼。通过自由联想,他回忆起在他很小的时候,只要做不出题妈妈就在后脑勺“啪”地打他一下,然后这记忆一直封存在那里。从此,只要他碰到难题或其它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抑或他没有自信时,相同部位就会出现疼痛的感觉。

   在那一刻,幼时被惩罚的感受重现了,变成了一种躯体的记忆。

   所以,有些人在被拒绝和害怕被拒绝时,身体会有相应的不适反应,这就是创伤会影响我们躯体的感受。

   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拒绝”,除了不可控的个人经历外,“拒绝敏感者”是怎么形成的呢?

控制型,高压型教养方式——:“不准说不”

   怕说“不”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一定存在“不许你”太多。这跟“独断专权”高压型的教养方式有关。

   如果父母或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许你自由思考,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脑海容纳了与“不”相关的内容,为达到“不”之要求和避免违犯“不”的惩罚,一个人的个性里会渐渐形成对“不”的高度敏感,他不得不服从权威。

不安全依恋水平越高,拒绝敏感性越高。

  安全依恋的水平越高,即亲子依恋的质量越高,拒绝敏感性越低。不安全依恋的水平越高,则人们拒绝敏感性越高 。

  如果儿童处在不安全的依恋环境中,父母对儿童的正常的、必须的心理需求的淡漠、忽视或不恰当的拒绝会转化为对将来儿童对他人拒绝的焦虑性预期。

 久而久之,这种焦虑性预期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工作模式,在儿童后续的与社会交往中逐渐得到强化,所以拒绝敏感性会居高不下。

文化影响——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爱面子”形成了束缚人们内心的枷锁。

  原本就自卑的人,在一个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里会备受人际焦虑折磨。他们习惯于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他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在人际交往时他们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他人的需求,而忽视自己。

  如果他在意了别人和满足了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评价,会感觉被重视。如果遭遇拒绝的行为,就会觉得非常“伤自尊”,从而害怕被拒绝。

如何疗愈被拒创伤——培养“心理弹性”,用行为改变一切

梳理自己的“创伤事件”

   小甲感受到自己“害怕拒绝”时就意识到,童年经历大部分造成的他的“被拒创伤”。之后他开始在网络上寻找解决办法他搜索“怎么克服被拒绝的恐惧”查阅了大量心理文章,了解到关于恐惧和痛苦的来源,还看了不少励志文章。这些都帮助他之后克服“被拒绝”的恐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拒绝敏感度高的人,在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很多被拒绝的痛苦体验,我们要试图去仔细梳理这些制造创伤的体验,找到创伤的根源,这是疗愈的开始。

学会向外归因

     人们理解和处理拒绝的方式是不同的。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把人们在面对拒绝时的反应分为了两类:一类人会倾向于向内归因,他们会把被拒绝的经历和自我认同联系起来,会认为“拒绝”事件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他们。另一种人则认为,被拒绝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倾向于从外部归因。

  面对拒绝,向内归因会带来长期负面影响。我们要学会按照客观事实向外归因,弱化被拒绝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因为,某些情况下,被拒绝的确是一件不可预测的、受外力控制的事情,并非是由一个人决定和改变的。

行为改变——多尝试被“拒绝”

   就如蒋甲做的一样,他发现那些认知疗法或心理暗示对自己克服拒绝没有太大用处时,他开始用行动去“习惯”被拒绝。

  在过程中对“拒绝”的抗拒和恐惧反应会越来越小,最后完美的克服“被拒绝”,治愈了“被拒创伤”。

培养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

  心理弹性会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适应和成长最大化。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也在人生经历里积累了一些“被拒创伤”,也有人深受其扰。但这个问题并不可怕,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寻求机会去“被拒绝”。直到有一天,相信我们都会疗愈这种创伤,大胆自由的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