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要经历的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
著名校长李镇西说过: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父母有着直接关系。
“优生”不全是老师教出来的,“差生”也不全是学校培养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好家庭教育,比一切都重要。
1、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陪伴的重要...
永远,别和自己家人较劲!
家,
可贵的是温暖,
是充满爱的地方,
而不是一本正经,
什么事情都要讲道理,
什么事情都要说明白的地方,
永远,
别和自己家人较劲,
一旦因为一些小事较上劲,
就容易发生言语冲突,
导致互相伤害,
若一家人都负能量满满,
这样的家哪里还有温度可言。
一家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有些摩擦在所难免,
若事事斤...
彭凯平:给教师的积极心理指南
今天,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如何塑造积极心理是一个长期的命题。希望这份给教师的积极心理指南,能帮助教师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一、人类的积极心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皮特森曾做过一个研究,在全世界38个工业化国家包括中国,询问老百姓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你心中,什么是美好生活的需要(What's good life in your mind)?
他发现不同国家的人回答各不相同,且具有民族特色。比如...
改命最好的方式,凡事向内求
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修好心,向内求。
人生如行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很多人常常把自己困在“命运”的框架中,认为生活的艰难,挫折的不幸,都是天注定的。
殊不知,人的好运都是自己挣来的。
很认同一句话:“一个人命运的改变,1%靠别人提醒,99%靠自己觉醒!”
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人生下半场,修好心,向内求,方能扭转命运。
1、一个人的堕落,往往从“认命”开始
人生就像...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客气的人,多半是以下几种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对外人礼貌客气,但对亲人却容易暴躁发火。
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复杂多样的。
以下是四种常见的类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类人的行为模式。
1、对外人和气,因为没人惯着
周国平有句名言: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种教养。”
很多人发泄惯了,会把亲人的包容当成理所当然,把家里当成了负面...
家长最伤孩子的10句话,第5句说得最多
以下这些话 所有父母一定都会有中枪的 我自己也无意识说过几句 以下是我自己的处理方法, 可能不是那么完美, 但多数还蛮适用的,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不妨来说说看哦!
1. 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拜托,千万别用你的爱来捆绑我、控制我、要挟我! 我会这么说:
其实我还是在为了你好,但是换种说法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让他试试另一种办法,有选择的余地他会更欣然地接受。 2. 你还...
不同年龄段的取舍
人这一生,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使命。
活这一世,不同的路程,有不同的追求。
二十岁的你,不要贪图六十七的轻松;六十岁的你,不要再像二三十一样拼搏。
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才不至于出错;什么阶段负什么责,才不至于白活】
二十岁,不比,做好自己。
二十岁的孩子,已经再不是孩子,我们应当定好目标,我们应当持之以恒。
该学习的时候,继续深造;该就业的时候,塌下心来。
...
面对情绪崩溃的学生:中小学心理老师的应对策略
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情绪突然崩溃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或其他个人原因而感到极度焦虑、沮丧或愤怒。作为心理老师,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我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1. 保持冷静和同理心
首先,当学生情绪崩溃时,我们自...
李希贵校长: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十大原则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来自李希贵校长。这十条原则,可以说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础。家长不需要先把自己培养成教育专家,但按照这些原则,遵循背后的教育逻辑,也许可以培养孩子更全面一些。
关于陪伴
01、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第一条原则: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今天很多父母的生活常态,是时间往往安排得很满,却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在和孩子的共同活动...
6件小事,帮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作为老师家长,有哪些小事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改善孩子心理健康?一起来看——老师家长该如何甄别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
生理变化
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