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5部门联合发布,网瘾防治方案出台

2013年03月22日 健心新闻 15部门联合发布,网瘾防治方案出台已关闭评论 阅读 76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据【《香港商报》2月21日讯息】你是否会因为担心收不到电子邮件而无法入眠,是否会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博而顾不上吃饭,又是否常常会陷入网络游戏的虚幻情境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你恰好出现了上述状况,那么你有可能被定义为一名“网络瘾君子”。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近日,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方案》将推动出台本土化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规范。

      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日益低龄化、便捷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直至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2007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但结果收效甚微。 某某因玩游戏连续几天泡在网吧而猝死,某某因网瘾发作离家出走甚至误入歧途……类似这样的报导时常见诸报端。他们都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症”的受害者。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缩写作IAD),最早由葛尔·博格在1995年提出,指的是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沉浸在网络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 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具体症状为,患者对现实生活冷漠,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和痴迷。更有甚者,会表现为在上网时身体 颤抖,手指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不过,在业界,伯格的这一理论,目前仍存在争议。

      其实,就大多数人而言,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过长。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的上网时间为19亿个小时,比两年 前增加了60%。网络成瘾人群所占的比重也很大。200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群体比例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而 最近,澳门公布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况及成因研究报告显示,澳门已染网瘾的青少年约占总数的22.6%。

      在网络成瘾诊断方面,早在2008年,国内就发布了首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网络成瘾被定义为一种精神行为障碍。但这一标准也引来不少争议。标准中表述: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很多网友以“一夜醒来成了精神病”自嘲。

      在网络成瘾治疗方面,国内大大小小的网瘾戒除中心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网瘾戒除中心大多是采用强制性的打针吃药、电击电疗、军事训练等方法达到“治愈”网瘾的目的。抛开治疗效果不论,这些机构往往鱼龙混杂,有的甚至沦为牟利的工具。2009年,鉴于安全性问题,卫生部就曾叫停了 “网瘾电击疗法”。而在国外,治疗网瘾的手段也五花八门,美国流行照顾小动物,韩国最近则流行骑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