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失恋到重度抑郁:当女孩远离这种虐待性「行为」,就没什么能毁掉她

2022年10月17日 健心资料 从失恋到重度抑郁:当女孩远离这种虐待性「行为」,就没什么能毁掉她已关闭评论 阅读 424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全民健心网、健心学堂编辑:于梦娇)

我曾经看过一本讲抑郁症的书,上面写道:

“抑郁是重要的信号,

它提示我们要追根溯源,审视过往,

指引我们检查那些被自己依赖却无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修复那些重要却被忽视的创伤。”

意思是,抑郁的形成,往往是在早期创伤事件中埋下种子,成年之后因为新的情感创伤而再次爆发的精神困扰。

我曾经不理解其中的含义。

直到迈入社会,被诊断得了重度抑郁后,再把时间往回拨,我才发现一切早有征兆。

今天,我想和你讲述我的故事,聊聊我是如何走出抑郁症的阴霾,并因此重获新生。

原来抑郁早有征兆

从我有记忆开始,就已经不在父母身边。那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父母外出打工,姨妈看我可怜,主动将我带在身边。

从小,我就觉得姨妈是安全感的代名词。她是性格温和的人,照顾我,对我好,我很依赖她。所以,当姨妈给我讲表哥表姐如何认真学习,拥有什么样的成就时,我下定了决心,要向哥哥姐姐一样优秀,被姨妈认可。

但是我从小精力就不集中。上课时,等我回过神来,已经走神很久了,成绩一直不上不下。这成了我怀疑自己的第一个诱因。

后来,父母回来了,我只能从电话里的声音来判断,他们是我的父母。可是相处中,我和他们很疏远,更想回到姨妈身边。放假回家后,我选择直接回姨妈家。

我妈觉得我们才是亲人,为什么自己的女儿会偏袒其他人,试图控制我的生活大小事。

从小乖乖女的我开始有了反抗的声音:“凭什么听你的,我从小就是这么做的,你为什么要按照你的生活方式来纠正我。”

直到有一天,姨妈告诉我:“你要回家睡觉,你的东西也要拿回家,不然你妈会伤心的,她还会觉得你这些不听话的行为是我教的。”

听完以后我整个人懵了,努力忍住不哭。我不理解为什么我妈要这样对待姨妈,这样对我,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姨妈要撵我走,我好像没有家了。以后姨妈家做饭我不敢去吃,也不敢去姨妈家睡觉,因为妈妈会不高兴。

我感觉自己再也不快乐了,因为无法平衡妈妈和姨妈之间的关系,我只能悄悄地和姨妈交流。这成了我长期怀疑自己的第二个诱因。

我还有一个亲哥哥。他小时候跟着舅舅生活,但父母经常和他联系。他们关心他,参与着他的生活。

长大后,在我哥创业初期,会让我帮他,超出我能力范围外地帮他。比如拿我的账号向平台借钱,也会在我的生活费上打主意。这些行为都很过火。

我也知道创业的艰难,可是我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想借钱给他。和妈妈说,她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让我对我哥能帮就帮。

久而久之,我对于借钱无能为力,我对于关系的处理也无能为力,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我自己,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问题。这大概是我走向抑郁的第三个诱因。

我并不认为自己患了抑郁症,只是觉得自己在难受时,可以借助专业人士来帮自己正确看待一些问题,正确处理一些关系。在这样的想法下,有了我的第一次心理咨询。

我记得那是一个和我父母差不多年纪的心理咨询师。我讲了我的成长,我的现在。

咨询师说,父母那一辈得到的东西比我们得到的更少,他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你无法向他们索求更多。

她还说:“你现在对于自己的成长规划已经很棒了。放过他们,就是成全自己。”

当时,我很认同咨询师的说法,父母的生存环境无法选择,无法像咨询师一样拥有良好的教育,所以也无法很好地改变我的成长环境。

但现在,我可以改变我自己。我没有错,我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

在她那里做了两次咨询后,我恢复了继续生活的能力,于是中断了咨询,投入工作与各种人际交往中。

心理咨询

帮我看清了抑郁的信号

再一次咨询,是几年后。

那是我经历失恋后的一段时间。看着周围的朋友感情顺利,陆续组建家庭。我回到家后,觉得生活很孤独;再加上工作上的变动、搬家等等,事情全都夹在一起。

我开始一点就着。不是指发脾气,而是止不住地流眼泪。

回到家就很想哭,在路上开着车时很想哭,甚至想油门一踩,方向盘一转直接向桥墩撞去;躺在床上,想割开动脉就那样睡去;打开窗时,想跳下去一了百了。

我变得不想联系任何人,只想躺在床上,感觉呼吸都是错误。

我妈偶尔打电话来,竟把我的痛苦归结于我搬家后风水不好。我觉得很荒谬,每次和她交谈都像凌迟。挂断电话后,我大哭一场,第二天只能带着眼镜上班。

很多失眠的夜晚,我一遍一遍打开百度搜寻“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抑郁”、“抑郁自我检测表”等等。一遍一遍地告诉好朋友我可能抑郁了,我失眠了,我很难受。

朋友一次次鼓励我去医院,我还是胆怯地问朋友会不会看不起我,会不会觉得我真的有病,会不会想远离我,我也害怕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朋友。

每次她都不厌其烦地回答:“不会,我们现在就是情绪不对,去看下就好了。我会一直陪着你。”

她的温柔给了我莫大鼓舞,迈出了去医院的第一步。诊断结果表明,我是重度抑郁,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医生给我开了药。

吃完药后,我终于可以睡着了。但吃药只能缓解了失眠,我还是很痛苦。

每天醒来都疲累不堪,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我再次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这一次的咨询师,没有主动询问我怎么了,而是问我想聊些什么。

我从父母对我的管制,我妈和我的关系,讲到我哥对我的压榨,再到我养的小狗。有时候也会聊到我的梦境。

我和咨询师说,对于我现在的状态,我妈只是轻描淡写,让我别想那么多,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活在过去是得不到快乐的。我真的不知道给她怎么解释,只能一遍一遍告诉她我的问题不是能用“别想多了”这四个字就能解决的。

因为得不到认同,我整个人犹如一头愤怒的困兽,一遍一遍地伤害自己。

令人惊讶的是,咨询师不是简单地将我的痛苦归纳为“小时候没有被父母爱过,所以活得很痛苦”

她先肯定了我的所有感受,然后向我讲清楚了一个人是如何被爱与不被爱的:

“当我们小时候处于混乱的环境中,被忽视、被冷落,没能得到大人一个温柔的拥抱,那么,我们的大脑会因此受到生理性的影响。”

这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长大后的许多选择和行为。我那么想从重男轻女的母亲那里得到认可,获得关爱。哪怕是强迫自己,哪怕这段关系是有毒的。

我的性格和行为,恰恰是围绕着过去的创伤所留下的情感地雷开始塑造的。

比如,工作中我总是烂好人形象。和同事相处很好,但遇到想拒绝的事,会害怕得罪人而不敢拒绝。

我之前是做客服的,如果遇上爆量,其他人可能是躲开,处于下班状态的我却会顶上,其实自己也想休息,但又想给别人方便。宁愿自己委屈。也要让别人满意。

在咨询中,我逐渐发现自己是对于很多事情畏手畏脚,对自己充满不自信。

是咨询师,一直鼓励我自己去做决定、选方向,尊重和接收我的体验和情感。

咨询师也会问我最近的状态怎么样,有没有自己觉得比较开心的事情,我讲了我在公司遇到一些不公平的或者不顺心的事,以及我是如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咨询师会给我鼓励,告诉我现在的做法是对的。

在这间充满诚实、包容我所有情绪的咨询室里,我慢慢学会去建立新的连接,在大脑中创建更健康的人际关系的默认路径。

记得有一次,我讲到我经常做梦,咨询师说,梦境也是可以反映现实的。

于是我们讨论了梦境。我梦到我变成一只花仙子,有一个好朋友触犯仙境的规则,和凡人生了孩子。现在女王要惩罚她。我着急得到处找关系,想救出我的朋友,飞了一晚上却无济于事。

咨询师听完后,说:

“女王像是你的妈妈,你拼了命想救出朋友,就是想守护自己的一块领地,但是你找不到出路,所以飞了一晚上。在你的潜意识里 你想反抗却反抗不了。”

我一边讶异着原来梦可以这么反映现实。同时,当我的潜意识被咨询师指引到了意识的表面后,我终于能正视自己的人生课题所在,更加从容地面对自己。

现在,我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也有所改变。

以前我面对他们时,会化身一头困兽,解决不了问题,总是受伤,总是咆哮。

如今,我直接给他们讲出我的困惑,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和我相处。

不过更多的时候,我学会了将自己的价值剖离出他们的评价系统,我学会了释怀。

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

而是活力

接受心理咨询后,我现在逐渐停药了,不再纠结于未来会怎样,活在当下。

我给自己定了学习和运动的小目标,每次达成都会很开心。

我开始打扮自己,随着心情的变化,可能会编两个小辫儿,或戴个耳环,或喷点香水,之前觉得自己脸大绝不会戴的帽子,现在也戴,反正怎么开心怎么来。

心情好时,会尝试千奇古怪的黑暗料理,虽然味道不是很好,但是我加了快乐在里面,饭菜也就没那么难吃了。

我也学会了对别人说“不”。我不再寻求虚假的认同,不再觉得如果说了“不”字,别人就不会爱自己了。

现在我偶尔还会去医院拿药。有一次看到一个看上去很伤心的患者,当她告诉我她有自杀倾向时,我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了她,给她信息,让她坚持吃药,我也建议她情况允许的话去做心理咨询。

回想起患了抑郁症的那段时间,我的天空总是灰蒙蒙,我可以几天不洗脸,也可以几顿不吃饭,明明这样很难受,却无力改变。

那时,有好朋友在身边确实会得到改善,但是不能治本。她是我熟识的人,对我的情感是有倾斜的。

直到我终于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的问题,并且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在咨询师客观、专业的指导下,构建起我曾经断开的那些连接——

想法与感受之间的连接、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接、自我与外界之间的连接。我才真正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还记得安德鲁·所罗门在《走出忧郁》中写过:“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我想,心理咨询对我而言的意义,就是让我每一天的生活都能找到目标,每天早上都有动力起床,对自己说一声早安。

(文章全文转载于:壹心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