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素质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初探

2014年03月06日 心理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初探已关闭评论 阅读 874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湖南省攸县渌田镇中学   邓志敏
                  中国全民健心网推荐
【内容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轴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我校一个普通的乡镇中学能作为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摸式及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研究的单位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健康情绪情感培养的研究》”的研究单位,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因此。探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策略,对于有效地开发学生心智的“能源”,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化学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经过我校最近三年实际情况调查显示:目前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者占67.1%,心理状况欠佳者占32.9%,心理问题较严重者占4.91%;41.65%的学生存在显著的学习困难,51.35%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0.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5.3%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62.27%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这些枯燥的一组组数据充分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刻不容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走出原有只重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而是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不是脱离教材强加上去的,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的教学素材中所蕴涵的、是份内的、自然的,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有很多种,而在中学阶段,学科教学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化学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有着独特的优势。化学学科有着鲜明的特点:用通常的话来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这句话说明化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既有丰富而严密的自然科学规律,又有大量需要准确记忆和理解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化学兼具多方面的特点,更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化学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所以,二者是完全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伴随着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
    通过多年现有农村化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结合我校农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心理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渗透的内容”、“ 渗透的方法”等方
面在化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较好的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必须首先了解接受化学教育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心理专家们分析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是: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缺乏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的思想较为开放,同时还有着鲜明的个性,但内心却较为闭锁,不会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他们有着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渴望成才的愿望,但是却缺乏接受严格、系统训练的耐心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追求的目标有较强的时代性,行动上也渴望独立,但需求上却有较强的享乐性,生活上也有较强的依赖性。对于他们的这些特点,是长处的,我们要予以鼓励,是缺点的,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予以纠正。比如有时也可适当的“妥协”,以便能够更好的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让他们更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慢慢的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较好的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必须知道具体应渗透的内容。
    心理专家们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有的特点有:正常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稳定的情绪和有序的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较为完善的人格等。心理健康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结合化学本学科特点,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具体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心理的辅导。
    通过化学教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对自我的体力、智力、性格特长的正确认知,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方法;通过化学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化学教学,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养成有规律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压力和疲劳,对少数学习感到困难以及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诊断和心理辅导。
2.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感品质,防止和克服消极情感,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学生一旦有了较为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就会思维活跃,学习效率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自然就会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情感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如爱国爱民情感的教育,爱科学、爱劳动情感的教育,热爱大自然和爱护环境情感的教育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特别是爱护进而保护环境的情感的教育,化学更是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化学教师,要通过化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憎情感和荣辱观,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白怎样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3.意志品质的锻炼。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
    作为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培养他们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明确生活目的,追求崇高理想。比如可以给学生讲化学家的典型事迹,让他们明白成功的艰辛,向科学家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学习。然后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化学实验中,在作业,练习以及考试时,在课外兴趣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不怕失败和挫折,同时向学生讲述克服化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方法,多进行鼓励和引导。其次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如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应该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
4.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它是学生情绪稳定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交流信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成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宽容和信用。
    在化学中有许多对现象的描述、分析和解释的题目,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以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会大大提高,在与人交往时,将会更善于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回答问题或进行实验教学时,我们可将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搭配,锻炼他们理解、宽容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我们还可以利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性,多讲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使他们在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和信心。
三、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较好的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必须知道怎样去进行渗透。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做好榜样。 
    欲正人,先正己。教师要以自己诚善正直、积极进取、认真负责、锲而不舍等人格特征感染学生,促进学生人格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要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有所了解,还应对自己所要传授的知识和其他事物联系性多思考、多学习。其次,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时时给学生以良好的印象。比如教师在自己心情不好时,要能及时排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好的情绪才会给学生以好的影响。最后,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有良好的情绪表现。要有饱满的热情,要表现出对学科,对学生的热爱,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把他们内心深处善良、乐观等情感激发出来。在讲到化学历史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时,对美好的要表现出赞美和喜悦的表情,对丑恶的要表现憎恨和鄙视的心情,这样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憎情感和荣辱观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说明对这样的人和事应有的态度和处理方法,让学生明白怎样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更多的不应是理论的直接灌输,而应是对实际现象的探讨和总结。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化学教师要善于营造这种气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比如在学生提问或答问时,无论问题的水平高低以及提的或答的正确与否,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告诉他们能站起来就是好的开端,勇敢的表现。从而形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态势以及师生情感的互动。
3.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动机。
     我们应该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美好的气氛,如幽雅的教学环境、生动的教学语言、整洁的板书、美妙的实验现象等等,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美好和快乐的。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史教育,对知识的创造者有了全面了解,对其思想品德、人格、学识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顽强的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崇高的理想动机。另外还可以利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4.进行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在课堂提问、演板练习、实验操作以及课外活动中,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再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不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失败,进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通过作业练习、测验考试,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在目标实现时给予鼓励,并告诉他们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
5.化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困扰。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疲劳、紧张、懒散、烦躁、厌倦等情绪,这些情绪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运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经常对化学成绩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我们不要一味的批评或“横眉冷对”,而要主动帮其寻找原因,是由于基础不好,或喜欢文科,或学习不得法,或其它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想办法帮其解决。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实验操作或课外活动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好组,让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搭配,使他们在实践中明白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在课堂提问时,我们应注意让不同性格的学生都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既要让活泼积极的学生得到表现,也要适当让胆小、性格内向的发表意见,因为活泼的学生考虑问题往往严密不足,而内向的学生虽似乎不太积极,却往往考虑的更全面。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认清自己,也使他们更理解他人。
7.结合化学史的丰富内涵进行渗透教育。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人类在反复修正、反复深化中改造着自然。人类的文明进步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化学的发展史。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化学家的艰苦工作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如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而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级实验发现了电子,大胆地向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的学说发起挑战,提出了原子中还包含了更小的粒子电子,进而于1904年提出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这是对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的一种突破,大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1911年,卢瑟福又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有核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中有一个坚实的原子核,核外是空空荡荡的空间,只有几个微小的电子在运动,这又是对汤姆生结构模型的突破。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是不能讲名人效应的,追求真理,就要用实验说话,不能盲从伟人、大师;要有突破就必须有创新,一个重要概念的提出、确立或重大变化,一种新的有重大影响的方法的采用,一种重要物质的结构的发现和确立,一种有重大影响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发展,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2)、“苯的结构”的教学中,可以给同学们讲解苯的结构发现:十八世纪中期,人们已测出了苯的分子式为C6H6,但与当时已知的一些链烃的性质又很难吻合,苯的分子结构困扰着化学界的一  些有志之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也致力于苯分子结构的研究,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凯库勒在梦中悟出了苯环结构,他成功了,从而解决了苯的组成与结构的关系,这对芳香烃的研究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当时他的同事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躺在安乐椅上睡起觉来,期望也能从梦中捕捉到科学的灵感,然而只有一个人睡着了,可惜只梦见打牌输了。这告诫人们,机械地模仿他人,而不脚踏实地地去干,是不会成功的。而我们在学习中,也应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每天祈祷自己成功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识的财富不能不劳而获,学习无捷径,勤奋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
     (3)、讲授原子元素时,可以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描述,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奥妙;通过元素发现的形成史,使学生体会到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如伟大的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元素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她对铀的发现是在煤屑飞扬的艰苦条件下完成的,她对约有四百吨铀沥青、二百吨化学药品和八百吨水一次一次地分离、一点一点地测量,才最终提取出一克铀。从而使学生理解到科学不仅是有趣的,追求真理,更要用辛勤的汗水乃至自己的生命来实现它。同时也告诉同学们要在挫折中悟挫折,以消除挫折的负面效应,有助于学生学习时逐渐克服畏怯、退缩、盲从等不良品质。同时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学会大度达观,变通进取的为人处事之道。
    (4)、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挖掘化学教材中介绍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会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介绍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门捷列夫的化学史实外,还要适时补充侯德榜、唐敖庆等中国化学家的辉煌业绩和奋斗精神。在教学时不仅要讲其本身,而且要讲其发明、发现、创造的主体过程。“主体”就是创造知识的科学家、发明家等;“过程”就是知识的创造的具体经过。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更对知识的创造者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其思想品德、人格、学识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顽强的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崇高的理想动机。
8.结合化学实验的教学进行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化学实验本身有很大的魅力,学生都想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但是当他们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如实验的失败与意外,或者对实验危险的惧怕,或是担心有毒药品要影响健康时,就不愿做实验,甚至不敢进实验室。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光使学生停留在对实验的直接兴趣上,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对掌握化学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善于把有趣的实验现象和乏味的实验原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兴趣发生知识性迁移,以促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彼此交替、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喜爱化学学科。
(1)、教学中利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可在其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严格执行并遵守实验室守则,培养学生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公物的责任意识和人身安全意识;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手脑并用、大胆创新,将实验误差减小到最大限度,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统筹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上要求学生作到细致严密、一丝不苟,强调观测和纪录应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捏造、绝不能乱凑数据、弄虚作假。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虚假的实验不会得出正确、科学的结果;虚伪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和学习、事业的成功。培养了学生务真求实的做人品质。
(2)、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可采用把教材中的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的分组实验;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探究性实验;把部分分散到各知识单元中的个别实验改为可以贯穿各知识单元的系列实验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由对化学现象的认识兴趣向着对化学规律的认识兴趣发展;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发展;由暂时兴趣向持久兴趣发展。培养学生的一种永恒心理品质。
(3)、做化学实验时,还可以把班内“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的同学编排在一个学生实验小组,使他们能够互相帮助、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相互协作、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例如:实验仪器的拆装,外向型的学生是不怕麻烦,但粗心大意、毛糙易出错,而内向型学生则常常束手束脚、胆小畏惧,拆装操作缓慢,但能认真仔细观察,准确记录。组内或组与组相互讨论或向教师提出问题时,内向型学生往往怕羞、紧张,而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则由外向型学生作“话筒”,使问题反应出来。这样的组合结果,双方得到逐步同化,开拓了思路,整体上使学生学习化学变得胆大、心细、刻苦、认真。
9.结合化学家的高尚道德风范进行熏陶渗透。
    班杜拉说:“很多社会学习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实际表现及其带来的相应后果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生的认知是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断建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化学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典型人物为素材,激励学生学习。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为科学而痴狂的化学家,是他们无私忘我的精神一层层的揭开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不断发现和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居里夫人四年提镭的努力不懈;莫瓦桑冒着中毒危险研究氟的制备;诺贝尔执迷于炸药的研究并因之痛失亲人、终生未婚;卢瑟福对实验的精密要求及在培养科学后备军方面的突出贡献等等,都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化学课堂教学的亮点。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激起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勒由氰酸铵制备出了尿素,不仅掀开了有机化学的新篇章,而且打破了“生命力”的权威学说,破除了迷信,使学生感受到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质疑,用探究、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待学习。
(1)、“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们介绍道尔顿对化学的伟大贡献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说明:道尔顿不是那种天资卓著的人,但他勤奋、刻苦、百折不挠。以他做气象观测记录一事为例,从21岁开始做气象观测以来,直到他临终的前一天,他从未停止过,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顽强地记下了那天的气压和温度数据,在“微雨”两字的旁边,是一大滴的墨迹,说明此时的科学家实际上已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了。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持之以恒。
(2)、讲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给学生讲解舍勒这位令后人尊敬的瑞典化学家,他最初只是一名药剂师,长期在小镇的药房工作,生活贫困。白天,他在药房为病人配制各种药剂。一有时间,他就钻进他的实验室忙碌起来。由于经常彻夜工作,加上寒冷和有害气体的侵蚀,舍勒得了哮喘病。他依然不顾危险,经常品尝各种物质的味道——他要掌握物质各方面的性质。他品尝氢氰酸的时候,还不知道氢氰酸有剧毒。1786年5月21日,为化学的进步辛劳了一生的舍勒不幸去世,终年只有44岁。由此让学生深受震撼,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发现了什么或发明、创造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的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3)、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更应让学生知道一些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光辉事迹——他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富裕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到祖国,献身于祖国的化学事业。像侯德榜、卢嘉锡、唐敖庆等在国外已取得科学成就的科学家,他们一颗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感人肺腑。教学中适当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事迹,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进取,更有一颗随时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
化学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化学教育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搞好了,也可以使化学教育更好地进行。在心理健康教育日益显得重要的今天,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重视并实践起来。
四、中学化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将前面综述的方法运用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段时间后,明显感受到了学生的变化,以前上课学生都很沉默,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时,学生就载下面埋头记,即使对有些问题还不太理解或者有不同意见,也吱吱唔唔不敢大胆提出;现在师生之间能够积极互动,大家相互交流,那些以前课堂上不敢吭声的学生也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乐于同老师交流,也信任老师,不仅学习上如此,有时在生活、情感上遇到问题了,他们还会主动找老师聊,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提供帮助。班上的学习气氛也好了很多,相互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意识,以前布置一个难度大的学习任务,下面就叫苦连天,好像是要帮老师学习,可是现在同学们碰到这些任务都积极去做,不管对错,最重要的是不放弃,坚持不懈的过程,而且还自发组成了一些学习小组,共同探索,相互帮助。这些细微的改变都在说明,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意识培养,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有很大帮助的,是值得每一个科任教师去努力的。
五、结束语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努力,仅仅靠某个教师的能力是无法完成好的,还需要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以及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校领导应该积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同时更新教师观念,出台配套规定,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氛围。让每一个教师都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渗透心理健康实施教育的方法;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与他们像朋友般交流,给他们创造充分宣泄和倾诉心理感受的情感场所,给他们带来家庭的安全感;与此同时,不要溺爱孩子,应该有意识有限度的对他们进行挫折训练,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精神。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作为化学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

【参考文献】
[1] 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2]《青少年心理学》
[3]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文件 基教[1999]13号
[4]《教育心理学》
[5]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任恩刚,张卫苹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
[6]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文件 基教[2002]14号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义  童三红
[9]《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叶水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