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你为何总是栽在“情绪控制”上?

2017年07月21日 心理保健 你为何总是栽在“情绪控制”上?已关闭评论 阅读 83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丁昆雯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情绪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总是会遇到类似的困惑,那就是——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会爆发;而当你平静下来,又总会因为自己的情绪爆发而后悔。
         这种“情绪失控”的场景在工作中经常发生,《欢乐颂》第一部里的安迪在一次会议中,因为刘思明工作总犯同样的错误,导致团队所有人都要跟着重做一遍而大发雷霆,刘思明迫于家庭生计压力连夜修改,最后猝死。然而在原版小说中,刘思明是自杀身亡。
         可见,情绪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情绪的三大真相
         1、情绪的本质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容易失去理性?
         3、提升情绪自控力最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情绪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很多职业咨询的案例我发现,真正意义上的情绪,通常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引爆的特别快,几乎不假思索;
         二是迅速行动,理智在那一刻似乎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任由情绪压倒理智。
         问题就在于,为何我们的人生会有“情绪”这种功能设置?“情绪”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根据丹尼尔·戈尔曼的观点,所有的情绪在本质上都是某种行动的驱动力,即进化过程赋予人类处理各种状况的即时计划。
        也就意味着,情绪隐藏着某种行动倾向。
        在漫长的进化中,情绪指导着我们迎接困境与重任的挑战——
        1、在面对险境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出恐惧的情绪:
        我们脸色苍白,那是因为头部的血液会迅速回流到腿部,方便我们迅速逃跑;同时我们会有一瞬间呆住不动,那是因为大脑需要思考是否应该躲藏以及往哪里躲藏;
        2、在遭遇挑衅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出生气的情绪:
        血液会迅速流到手部,以方便抓取武器回击敌人,同时心跳加快,肾上腺激素增加,为强有力的行动提供充沛的能量;
        3、在遭遇重大痛苦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悲伤:
        此时的我们无力做任何事情,那是因为悲伤会降低生命的能量与热情,放缓新陈代谢速度,低能量能促使你呆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比如你会回到家里,便于你度过这一段难过的时期,等能量回升后再开始新的生活;
等等。
        所以,情绪机制是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之后固化的一种本能,在原始社会,这种本能帮助我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迅速做出反应并得以存活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类的生存处境再也不像原始社会那般恶劣,生存危机也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当这些因素消退时,人类部分情绪的吻合度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经过后天刻意学习和训练,TA很难摆脱情绪的习气,总是不自觉地陷入情绪的陷阱,很容易情绪失控。
道理明白了,可为何依然容易失去理性?
         1、每个人都有两种心理:一种是情绪心理,一种是理性心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咨询者曾经向我吐槽她的离职经历。
         她说自己很明白,频繁跳槽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好处,可她只要面对领导的责骂批评,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委屈。
         很多时候你对这样的场景并不感到陌生:理智告诉你应该要这样,但是你的表情或肢体语言往往出卖了你,比如眼里不经意闪现出的泪花,比如嘴角边不易察觉的抽搐,等等,后者都是情绪心理产生的行为。
         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时,理性心理能带给我们清醒的意识,会思索,会做出得体的反应;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冲动有力毫无逻辑可言的认知系统,即情绪心理。
         这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互相作用,共同构建了我们的心理生活。
          经研究表明,情绪系统可以在没有任何意识和认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做出反应,让我们可以在清楚认知到原因之前采取行动——这就是为何你会在情绪爆发的时候感到头脑一片空白的原因所在,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头脑并没有搜集足够的信息供你的思考脑进行判断,你只是凭借情绪脑对突发情况做出了自动的反应。
         2、情绪压倒理智,和大脑结构有关
         在这幅图中,动物情绪中心就是我们的情绪脑,人类理性中心就是我们的思考脑。
         脑干是大脑最原始的部分,也是情绪中枢的起源,经过漫长的进化,情绪中枢进化成思考的大脑,即“新皮层”,这种充满褶皱的器官位于大脑的最外层,思考脑从情绪脑进化而来,这就不难解释思维和情感的关系,那就是:情绪脑的出现要早于思考脑。
        在人脑中,有两个重要的组织,一是海马体,一是杏仁核。
        海马体的功能是负责记忆事实,杏仁核的功能则是负责记忆情绪。
         比如,辨识眼前这个人是谁属于海马体的功能,至于你是讨厌还是喜欢则属于杏仁核的功能范围。
         一个社交能力正常的人同时具备事实记忆和情绪记忆。
          如果一个人的杏仁核损伤,这个人就会变得异常冷血,甚至“六亲不认”;如果海马体损伤,这个人就容易出现精神病人般的歇斯底里。
        3、情绪爆发的真相,是杏仁核将过去的情绪和现在的事实进行了草率的匹配
         举个极端的例子,曾经有这么一起案件,杀人犯受过恋爱创伤,他的女友特别喜欢穿红色衣服,于是这个人在遭受失恋的打击和重创之后,只要眼前出现穿红衣服的女子,他的杏仁核就会产生“匹配”的判断——在他的记忆里,红衣服代表着被抛弃的伤痛,甚至代表着一个男性的耻辱。
        于是,他的神经回路反应显得草率而粗暴,在没有确认全面情况之前就采取了行动,他拿起刀片,划向遇见的一个又一个红衣女子。
         这就是情绪爆发的运作机制。
         作为情绪记忆的仓库,杏仁核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对比当前情境进行比较,只要发现当前状况的关键要素和之前的相似,就会产生“匹配”的判断,使得人们似曾相识的情绪再次袭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情绪爆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道理都懂,但遇到具体情境和问题时,依然不假思索冲动行事的原因了——大脑接收到来自杏仁核发出的匹配判断,在没有全面认知情况之前,就采取了草率的行动。
        这正是情绪让人惊叹的威力所在,它先于思考做出判断,继而引发迅速草率的行动。
        提升情绪自控力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在提升情绪自控力方面,目前主流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思路:
         1、通过改变行动来延迟情绪的冲动
          这种原理是这样的:
           既然情绪能引发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反过来,在一个人并不具备强大的思考力之前,调整身体状态有助于延迟情绪的冲动。
           例如人们熟知的深呼吸,采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2、更新情绪认知,替代旧的情绪体验
          比如,在遇到领导批评的时候,如果这个人曾经有过受挫的糟糕体验,那个时候他采取了逃避的方式结束了这种痛苦的体验,然而,当他再次遇到类似的场景时,杏仁核就会将固有的经验匹配当下的情况,让这个人继续做出逃避的反应。
         这就是很多人为何会出现“跳槽上瘾”的原因所在。
         想要改变这种情绪惯性,你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
          然而在情绪的冲击下,你的身体往往并不听你使唤,所以类似深呼吸等方法很难产生真正的作用,从而很容易让人们误认为这种方法是无用的。
        最好的办法还是刻意学习,比如这个时候的你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或者参加心理工作坊的途径,认识到情绪背后的根源,重新对过往的经历进行梳理,同时运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改变自己对过往经历的认知。
        这样一来,杏仁核即便想要调动旧的情绪匹配当下的情况,由于你对过往经历有了新的认知,情绪上也会随之更新,如此一来,你就能够渐渐形成一种能力,那就是用新办法应对新问题,而不是任由情绪驱使,做出冲动的决策。
          3、强化思考脑的能力,习得新经验
          要知道,在我们没有刻意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所有的应对方式都会沿袭我们熟悉的经验模式。
          比如,你曾经无比痛恨父母对你的批评打骂,你发誓自己有了孩子,一定不会打骂;然而,当你有了孩子之后,如果你没有进行系统学习,等你的孩子做出一些无法达到你期望的事情时,你同样会用当年父母对你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因为你没有及时更新知识与经验,于是唯一能够拿来应对的,只有这些旧的经验。
         如果你能够有意识地学习最新的理论并用于实践,必将习得新的经验和方法,最终能突破情绪的障碍,改变旧的应对方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