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少年的你》——校园霸凌的问题讨论

2019年11月12日 心质培养 《少年的你》——校园霸凌的问题讨论已关闭评论 阅读 96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王红蕾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  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心理学上用攻击行为解释霸凌行为,其多为冲动性攻击;
       近六成校园暴力案件涉及故意伤害,近七成涉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11.59%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受害人死亡的情况;
       不是所有的霸凌者原生家庭都有问题,你我都可能有意或无意的扮演过霸凌者、被霸凌者以及旁观者的角色,仅仅提倡改善“爱与边界”并未被证明有客观的效用和可操作化的方案,光喊口号意义不大;
       路西法效应证实,人的行为受特定环境影响,好人也可以变成恶魔;
       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经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洗礼后提出英雄想象计划,呼吁人们勇于打破旁观者效应的枷锁,利用人类独有的美德和优势向冷漠说“不”。
       前段时间,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影片《少年的你》,上映十天票房突破11亿元,目前豆瓣评分为8.4分,可以说票房口碑双丰收。这一热度引发了全网对电影的主题——校园霸凌的热烈讨论。今天梧桐君就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有关校园霸凌的问题。

01
什么是霸凌行为
-WHAT-

       心理学上用一个词语来解释霸凌行为,这个词应该是攻击行为,指给其他个体造成了心理或生理的伤害的行为。
       攻击行为分为冲动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其区别在于攻击时是由情感驱动还是目标导向。
       梧桐君认为,霸凌行为多数是冲动性攻击,不排除有少部分的工具性攻击。
       设想一个霸凌事件的情境:
       小明是一位平时就比较暴躁、易怒的学生。班上还有一位转学生小高,他的腿有天生残疾。某个课间,或许是小高不经意间的“哀怨”眼神瞟到了小明,又或许小高并没有看任何人,而这时小明正苦于一道难题,某个有偏差的想法就在小明脑袋里形成:
       他在鄙视我连这样的题也做不出吗?看来我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不知道我的厉害。
       接下来,就是小明同他的“小弟”们围堵想要去厕所的小高,进行他们之前就会做的一些事——言语讽刺小高的身体缺陷、推搡他看他能不能继续站稳。
       这个事件中,小明的攻击行为就有情感驱动。

02
现状
-NOW-

       当霸凌遇上校园,事情会变得复杂。
       法律的监管盲区、未成年的孩子们、看似单纯的环境……校园的这些特性成为滋长“恶意”的肥料。
       据统计,近六成校园暴力案件涉及故意伤害,近七成涉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11.59%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受害人死亡的情况。

03
他们为什么实施霸凌
-WHY-

       让校园霸凌受到社会重视,这是《少年的你》热映带来的良好社会效应之一,微博上也就校园霸凌有很多讨论。其中“原生家庭”这个高频词引起了梧桐君的注意。
       那么,原生家庭在校园霸凌中的作用确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吗?
       还有一类观点与上面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那些缺乏爱与边界的人更容易成为霸凌者。
       本文观点:很多霸凌者的原生家庭确实是有问题的,但并不是所有霸凌者原生家庭都有问题;霸凌者们不是不懂爱,也不是没有边界意识。
       梧桐君认为,校园霸凌事件中,思维片面的青少年在特定环境下产生了认知偏差,这可能是霸凌者们的动机来源。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有哪些认知偏差?
       霸凌者:
      -打架很酷,打群架就更酷了!
      -他每天穿不同的鞋子是想炫富吗?看来不给他点教训不行哦
      -在小弟们面前不能落了威风,看来还得多点(霸凌的)花样才行
       ……
       被霸凌者:
      -他们只欺负我是因为我太引人注目了吗?我低调一点他们是不是就不会欺负我了?
      -他们欺负我可能只是一时兴趣,我忍忍就过去了
       ……
       当然,这一说法并不是在为霸凌者们的行为开脱,而是想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人们的攻击行为。先看下津巴多的经典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津巴多博士将24名参与者随机分成三组:9名看守,9名犯人,6名候补。斯坦福大学一栋教学楼的地下室被改造成了监狱,看守们配发了警棍、手铐、警服、墨镜;犯人们则由真正的警察从家中将他们逮捕,之后要求犯人们换上囚衣、不许使用自己的名字,只能使用数字代号作为自己的身份、戴上手铐、要求服从监狱的管理圈。
       在这个实验中,几乎所有人都逐渐进入了自己的角色,犯人的父母在接见时间到来时,会怯生生地问看守“可以开始了么?”,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会开始交谈;就连津巴多教授本人也陷入到了自己“监狱长” 的角色中,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回看实验录像,他发现自己在监狱中走动时下意识地背着双手,而这正是将自己当做监狱最高管理者的典型体态语言。
       斯坦福监狱实验证实了人性中的恶在特定的情形下会被释放出来。
       津巴多用路西法效应(the lucifer effect)来形容人受到情境或当时氛围的影响而在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人性中不可思议的一面。即“好人也可以变成恶魔”。
       与攻击行为相同的是,亲社会行为受到情境的影响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先来看看一项研究:
       参与者是男大学生。每一个学生被单独安置在一个有对讲机的屋子里,并让他们相信正和其他临近屋子里的同学交流。在讨论个人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听到了其中一个同学处于癫痫状态并要求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不能同其他同学说话,也无法知道其他人对突发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研究的因变量是参与者把紧急事件报告给实验者的速度。
       结果表明:参与者干预的可能性依赖于他们想到会有几个旁观者在场。他想到的在场人数越多,他行动的速度就会越慢。实验中每一个人都会在160s内进行干预,但是如果参与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更大群体的一员时,有40%的人从未操心去通知实验者。
       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旁观者效应来解释:
       即在现场旁观者的数量影响了突发实事件中亲社会反应的可能性。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当特定的情境影响了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再加上两者的认知偏差,霸凌事件便发生了,且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青少年的思维具有片面性的特点,往往容易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霸凌者们的认知偏差,使得他们的攻击行为在特定的情境下表现出来;被        霸凌者的反应可能助长了霸凌行为——就像监狱中的看守和囚犯们一样,他们都深陷情境中;而旁观者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了旁观者效应的抑制……
       其实,以上种种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制止,那么我们遇到霸凌事件该如何打破这些情境的枷锁呢?

04
如何应对霸凌事件
-HOW-

       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经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洗礼后提出英雄想象计划,呼吁人们勇于打破旁观者效应的枷锁,利用人类独有的美德和优势向冷漠说“不”。
       关于英雄想象计划,津巴多说:
       我创立的“英雄想象计划”(Heroic Imagination Project),就是要让人意识到旁观者效应的存在,意识到无论是在怎样的紧急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什么都不做。但是与此同时,只要第一个人伸出手,其他人就会加入进来。你的任务就是成为那第一个人,去做点什么。你不需要做任何危险的事情,但是总要做些什么的——比如呼救叫警察,“救命!这里有位女士需要帮助!
       所以,当我们遇到霸凌事件(你不是被霸凌者)时,我们不需要冲上去制止霸凌者,只需要做些什么——比如呼叫老师“老师,这里有同学需要帮助”,或者喊“够了,这些行为过分了”、“大家停止伤害吧,够了!”。

- end -
愿所有的少年,都可以被温柔以待

(文章来源:梧心医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