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家庭观察:儿童心理问题从哪里来?(必看一)

2020年04月26日 心质培养 家庭观察:儿童心理问题从哪里来?(必看一)已关闭评论 阅读 82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张童敏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  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每天和孩子在一起,难免产生摩擦。

在与孩子发生问题时,你是如何解决的呢?

子关系也是一样,当我们能够通过沟通,理解彼此,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这样的关系就会滋养每一个人,让彼此都有空间成长、茁壮。

 

而这个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本文是关于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不管是个体取向的儿童咨询,还是家庭取向的家庭治疗,在做未成年人咨询时都不可能回避家庭这一重要因素。

 

 

0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

 

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

 

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

 

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

 

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02. 倾斜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

 

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

 

久而久之,成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

 

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

 

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

 

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

 

说到底,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03.平衡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

 

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

 

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

 

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 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

 

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

 

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成瘾”。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

 

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04.恋母

 

“当丈夫还没有长大时,母子的结盟有时也是为了家庭功能的补偿。”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

 

同样,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 

 

05.束缚

 

“不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

 

 

“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

 

贝特森认为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

 

结果,孩子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

 

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

 

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亲继续交流。

 

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

 

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

 

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

 

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

 

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不满。”

(文章来源于:瀚思心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