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拖延症的应对策略

2020年12月30日 心质培养 拖延症的应对策略已关闭评论 阅读 99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检查

几乎每个人都在拖延。拖延症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行为。

“不急,等明天抓住那猴头,再和这唐僧一起炖了吃!”历史上最有名的拖延症案例,估计就是《西游记》了。若不是所有的妖怪都罹患拖延症,这部文学著作恐怕也写不下去。其实,不止《西游记》里的妖精们深受拖延症困扰,古往今来,拖延症堪称困扰人类的最大顽疾,它几乎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比如:

今天工作任务没完成,算了,下周一再说吧;

每次闹钟响了,按掉,在睡梦中等待下一次响;

赶火车、赶飞机总是很慌乱,每次都踩着点上车……

通过问卷调查协助诊断。拖延症测试问卷如下:

请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计分标准: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

(1)工作任务总是在快到期限的时候才完成。       

   是,否

(2)总是在临近下班的时候开始忙碌,不知道将时间浪费在哪里? 

  是,否

(3)没有工作规划,想起什么做什么?  

   是,否

(4)除非紧急任务,其他任务总是紧张不起来。    

   是,否

(5)有磨洋工心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是,否

(6)懒惰成性,能拖就拖。

    是,否 

(7)习惯性分神,很容易被琐事打扰。

    是,否

(8)做事缺乏信心,总认为做不好而导致拖延。    

    是,否

(9)微博、微信、QQ、邮件.....有响动必查必问。 

    是,否

(10)欲望不足,知足常乐心态导致行动力低下。    

    是,否

(11)工作缺乏逻辑性,时间管理技巧差。          

    是,否

(12)情绪化严重,不顺心的时候工作效率低下。    

    是,否

(13)没有目标,对于非即时回报缺少动力。       

    是,否

(14)意志力不强,稍微困难的任务就无法坚持下去。

    是,否

(15)重压之下习惯性拖延。

    是,否 

测试结果:

0-4分:轻度拖延。恭喜你,你的拖延症在正常范围之内。要知道90%的人都有拖延,所以不用担心,继续保持下去。

5-11分:中度拖延。虽然拖延有些严重,但作为普通员工,你的拖延症依旧处于可控范围内,但如果你想成为高效能人士,就必须要改变工作习惯,找出导致拖延的原因。

12-15分:重度拖延。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当一个人的拖延症达到重度水平,就意味着有一个失败的职业生涯。你需要重新审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比如是不是因为对目前的工作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从而导致拖延。如果不做出改变,很可能你就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诊断    

拖延不是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拖延,只是轻重程度不同,所以不要给自己贴上“拖拉机”的标签,这会影响到自己的自我评价,而且有时候是给自己的拖拉找借口,反正我有拖延症。

大约95%的人承认自己在境况不佳时会拖延,25%的人承认自己经常拖延。再自律的人,都会在某些事情上呈现拖延的现象。比如拖着不找对象,拖着不结婚,拖着不起床,拖着不工作……

绝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不动脑子的生活,不拖延就意味着你此刻就要动脑子,此刻要去做这件事儿,要去动手,而我们喜欢最好让别动脑子,让我干点简单的事儿。

心理学研究者有三个标准来界定拖延症:

(1)这种行为会阻碍你达到预期目标,它是没有必要的,仅仅拖延完成事务。

(2)拖延经常为患者带来压力、负罪感、降低效率、恐慌,及其他人对你不能完成任务,不能尽责的不良评价。

(3)会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

慢性或长期的拖延行为,暗示着潜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乱。

不只普通人,天才也会拖延。大作家歌德,写《浮士德》,18岁开始写,83岁写完,拖了64年。好友席勒催更十多年,至死都没有看到全文。大画家达芬奇,《蒙娜丽莎》画了四年,《最后的晚餐》画了三年,还有很多作品和客户说好了,一直没有交付。 大家都爱拖延,但是拖延症并不好受,除了影响计划之外,对身心都有严重的后果。

拖延发生的时候,都是面临一个矛盾的选择——满足此刻的自己或者满足未来的自己?很不幸,我们天生倾向于优先考虑短期需求,而不是长期需求。

远离懒惰,这个真的是炸弹。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蔡康永说过一段话,诠释了懒惰者的错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拖延是天性使然,并不可耻,但我们真的需要注意它。 毕竟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真的有截止日。比如,过上理想的人生,保持健康的身体,保持和朋友良好的关系……没有截止日,我们就会一直选择及时行为,忽略长期规划,于是在负疚的快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尝到虚度光阴的无奈。

治疗

克服失败恐惧,实践“立即行动”哲学。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压力;害怕失败的焦虑;认为不是最好就是失败的完美主义。当然除了交税和死亡这两件事是肯定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事是必然的,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失败。“立即行动”哲学,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时间去做合理的事情,拒绝哪些拖拉冲动,找出容易做的事立即行动。

三管齐下搞定拖延症,这就是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三管齐下方式。看清拖延行为是怎样运作的,以及有效改变拖延思维(认知方法),帮你建立起你的忍耐力和持久性(情绪方法),取定你的方向,落实行动(行为方法)。

(1)改变认识

首先不要把自己称为拖延症患者,自贴拖延症的标签。我没有拖延症,所以我现在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说我有拖延症,所以这个问题我没法解决。说到底,我们努力与拖延症作斗争的前提,不是苛责自己,变成一个比别人优秀的人,而是接纳自己,成为一个让自己骄傲的人。前者,是鞭策和约束;后者,是鼓励和包容。后者,才是更深沉的力量。

其实拖延症最常见于追求完美、做事认真负责的人身上,正因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才会导致一拖再拖,不敢下手,却又常常在最后时刻完成任务,说明拖延的人其实很聪明,如果一开始就干,也许会改来改去,耗费时间,不如在火烧眉毛时一气呵成。当然,完成任务质量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中间过程也挺痛苦,玩也没玩好,心里总想着任务还没完成。

说是拖延症,其实“症”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好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倒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人或许没到拖延症的地步,但也确实因为拖延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说得通俗一点,就像一个人走路时专注于思考却没有因此而摔倒一样的道理,是潜意识在作怪。拖延也是潜意识给自己的暗示太多了,比如说“还有时间,慢慢来”,“反正又不会评优评先,做得再好再快又有什么用”,“大家都那样,我花那么多心思干嘛”这一类的自我暗示都太消极了,没有一点进取之心,当潜意识给我们传递这些信息时,我们要果断拒绝。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什么是完美主义?不是说你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叫完美主义,这个完美主义是你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你特别怕自己全力以赴的做了一件事儿,结果还没做好。

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人在乎你,只有你自己在乎自己,只有你自己特别在于你自己的表现。在别人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完成,完成好过完美。事实上当你能够努力去达成完成的时候,你已经战胜了拖延症,只要你能够把它做了,这个好过你孜孜不求的为了完美

而去拖延。事实上当你追求完美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反倒更加不完美,只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心理安慰。所以要学会克服对于失败的恐惧,去立即行动。

认知方法帮你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自动负性思维,比如你可以教自己跟拖延思维争辩,那些如“我一会再做”都是自欺欺人;你害怕失败,是因为你害怕被拒绝;你推迟行动,是为了避免那些子虚乌有的恐惧。

从心理学上看来,人之所以会有拖延症,是因为我们破坏了自己的行动边界,但这只是众多边界问题的其中一种,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困扰,都是因为我们缺乏边界力引起的。比如你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明明工作很忙却总是忍不住答应别人的求助;比如你会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陷入羞愧。这都是因为你的心理边界太薄,容易被他人影响了情绪。摆脱拖延症,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对抗性的任务转化成一致性任务。

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拖延症严重到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如果你是拖延症的重度患者,一定要试试上面的解决拖延症的方法,要立刻行动起来,能完全克服拖延症可能有点困难,但是肯定是可以改善拖延症的。

(本文章转载于:心声经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