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全民健心的必要性研究

2013年04月07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全民健心的必要性研究已关闭评论 阅读 75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肖汉仕教授
                                          (该文已经发表在中国民康医学2013年2月)
    摘要:健心是指维护并增进心理健康,全民健心是以优化全民心理素质、促进全民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以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供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全民参与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实施全民健心是全体国民的内在呼唤、是落实精神卫生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社会心态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全民健心   含义    必要性
    这里的健心包括育心与护心,即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维护心理健康。全民健心的含义是通过多种途径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维护并增进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从目的看,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是全民健心的发展性目标,维护并增进全民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是间接目标。从途径看,全民健心工程需要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向全民普及育心与护心知识、全面提供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依靠全民参与育心和护心实践。
1.健心是现代人育心护心的内在需要
    健心包括两大目标:从发展的角度是培育并优化良好的心理素质即育心,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是预防心理问题以维护并增进心理健康,即护心。育心护心是每个人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
1.1 培育并优化心理素质是每个人终生发展的任务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阐述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促进社会适应与身体健康与保持良好道德的重要条件。正如维护身体健康需要健身、维护道德健康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一样,维护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健心。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现代社会的转型变化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当前,我国现代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变化特点或趋势,例如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政治逐渐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膨胀化、传播快捷化、知识更新频繁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科技影响深远化、竞争激烈化、协作紧密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差距扩大化、人口老龄化、宏观生态环境恶劣化。这些现实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为人们的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与更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心理适应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进而给人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威胁。要想兴利除弊,需要所有人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维护心理健康,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正如良好的体质是维护身体健康、预防躯体疾病的基础一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基础。这里的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之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性格品质是指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如自尊、自信、乐群、合群、善良、乐观、开朗、坚强、理性、平和、积极、上进等;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能力指通常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创造等认知活动中的能力;适应能力指个体适应现实社会所需要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心态调适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心理动力是指建立在需要、兴趣、动机基础上的内在驱动力。要想具备现实社会对人们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必需加强心理素质培育与训练。
    健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就是通过培育与训练以优化心理素质。即通过面向全民的心理素质教育与主体的自我实践训练促进全民的心理发展,实现心理素质的主动优化。例如,通过主体的性格品质的自我修养、智力潜能的自我开发、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意识训练、内在动力的自我激发,达到优化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强化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的目的。
    通过心理素质的优化不仅可望自我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而且由于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因而有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通过心理素质实践训练达到心理自我优化,实现心理发展是每个人毕生的任务,心理素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性格品质的修养、心理能力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内在动力的激发是长期的。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不再是现代人的奢侈品、也不单纯是装饰品,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必需品。因而以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积极目标的健心实践是每个人生命过程全程的需要。
1.2 维护并增进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呼唤
    由于现实环境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心理素质的培育不可一蹴而就,因而心理问题难以完全避免。任何人在任何阶段都将面临自身的发展与适应难题。由于在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人们的心理保健意识与心理保健能力普遍缺失,以至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峻化趋势。
    有关调查与现实表明,我国居民当前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1]。各类精神病患病率达13.47‰。在今后20年的疾病总负担中,精神问题仍将排名第一。各类精神问题将占疾病总负担的1/5。每年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以及攻击伤人的刑事案件大量发生,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身亡。“儿童行为问题,酒与药物滥用,海洛因等毒品成瘾,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逐年增高”[2]。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相关资料就显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经居于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大量自杀、自残现象以及凶杀、暴力、群体事件的存在,都与其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素质低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关系。有的成为社会事件的导火索。
    有关专家预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3]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4]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并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自动缓解,反而越来越严峻。使用SCL-90测量统计的结果显示:2008年12月我国居民精神症状的各个因子的平均得分都高于具有可比性的1986年的相关研究结果,分别高出0.35~0.62分,其中偏执、敌对、焦虑、抑郁、恐怖尤为突出;样本中有34.5%的居民存在轻度及以上的症状;5 %以上精神症状达到中等严重程度。可见,我国新时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相对以往显得更加严重。精神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在农村、社会地位较低、丧偶、60岁以上、失业的居民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问题相对更为严重,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与此同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程度不一地表现在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种群体、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身上。
    当前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人们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焦虑、抑郁、愤怒、牢骚、烦恼、浮躁、悲观、失落等消极情绪较为普遍,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疾病以及适应不良的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各行各业的所有群体中都存在一定的比例。
    人们的负性情绪体验,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减少,反而在部分居民中更加频繁、更加强烈。许多居民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焦虑、抑郁、愤怒、牢骚、烦恼、悲观、失落等消极情绪较为常见,心理压力较大。不少人的挫折感、不公感、郁闷感较为强烈。这一心理现象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与不良行为甚至群体性事件。它不仅影响居民的心身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而且也容易引发个体和群体性不良行为,影响社会心态的和谐,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渴望在心理矛盾时、处于逆境时、遭遇挫折时、受到委屈、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时获得心理帮助,得到理解、鼓励、支持、开导、启发、肯定、安慰等社会心理支持。能过有话有处说、说话有人听、忧愁有人排、烦恼有人解、压力有法缓、心态有人测、障碍有人除、心病有人医。从而实现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和矫治。
    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都需要主体的实践,需要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具备心理保健能力,学会心理调适,在积极自助的同时,也在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全民健心机制的建构可以使有心理问题的人需要通过健心机制以雪中送炭,缓解心理问题;心理处于亚健康的人可以通过健康活动以学会心理保健,改善心理状况;心理暂时健康人可以通过健心活动锦上添花,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在一个生命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心理适应的难题,从婴儿、儿童、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都将面临相应的心理适应问题,需要相应的心理帮助,以顺利完成过渡,达到心理适应。人生各个时期都存在产生情绪困扰、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的风险,需要接受心理卫生服务。
国民心理健康需要的满足需要实施全民健心这一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家庭、单位、社会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通过全面的人文关怀以提供必要的社会心理支持、全方位地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来减少不良刺激、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获取心理保健知识以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获得全面的心理卫生服务以及时矫治心理疾病。
2.落实精神卫生法需要面向全民 依靠全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条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公民,不仅要使心理正常者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预防心理精神障碍的产生;要进一步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全体国民的心理更加健康,从而锦上添花。而且对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公民要通过心理治疗雪中送炭,促使其改善心理状况、恢复心理健康。可见,精神卫生不是单纯面向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人,而且旨在维护和增进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无论心理健康状态如何,都需要重视精神卫生,要使心理卫生工作惠及全体公民。
个人心理健康的维护还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学掌握心理卫生知识,获取心理不生病的智慧,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以实现心理自助,学会自我心理评估、心理调适、心理求助,从而积极预防或减少心理应激,预防并缓解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从而预防心理问题乃至精神障碍的发生;心理咨询服务需要依靠求助者自身潜能的开发利用才能产生效果;精神障碍的康复同样需要主体自身的努力配合。
     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健康的增进、精神障碍的预防以及康复都离不开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精神卫生法的贯彻实施者,换而言之,精神卫生法的落实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在成为积极参与者的同时,也成为受益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条要求:“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要达到预防的目的,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对人们心理的不良刺激。而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除了物质生活改善、加强人文关怀,减轻工作、学习、生活压力、人性化管理与心理服务等这些外在的因素之外,也需要每个人自己的努力,包括自己的语言、行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优化,学会奋斗求乐、化有为乐、助人为乐、苦中求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以自我营造良好的心态;在自助的基础上主动为身边的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支持,例如尊重、倾听、理解、宽容、开导、鼓励、安慰、启发等,实现人际间的心理互助,需要每个人先作为奉献者,也成为受益者。既能减少人际间的心理伤害,也能强化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精神卫生法第六条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可见,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这一外在的力量,更依赖于所有公民的自觉努力;不能单纯依靠卫生等某一个部门,需要各个方面齐抓共管;不能单纯依靠公民个人,还需要家庭与单位各负其责;不仅依靠公民心理自助,还需要精神卫生方面的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有效配合。
    可见,精神卫生法既定目标的实现,全体公民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需要面向全民、发动全民参与,通过实施全民健心工程来实现。
3 社会心态的优化需要全民健心
    个体心理影响着社会心态,社会心态的好坏又反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当前我国的社会心态状态存在许多不理想的因素。自卑、自负、偏激、浮躁、消极、悲观、失衡、怨恨、苦恼、困惑、焦虑、抑郁、怀疑、恐惧、不安、无助、空虚、冷漠等消极心态较为普遍。一些社会公众表现出极端化、情绪化、畸形化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模式,
    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5],通过对一年来中国社会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感、社会公平感、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情绪等方面的研究,民众需求层次进一步扩展,标准大幅提高;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底层认同、弱势群体认同依然比较普遍,底层认同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心态和行为的关键因素;民意极端化,常常表现出一边倒的声音和行为;一些不利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的负向情绪基调不容乐观,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降低; 
    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制约着人们的心身健康水平的提高、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个体的顺利社会化,而且也容易引发不良行为和群体性事件,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威胁着社会心态的和谐、安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并没有建立健全,从而使得每一个社会个体生活压力、心理压力难以缓解和释放,这是社会心态失衡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缺失或不完善,以致心理压力带来情绪困扰,有的演化为心理障碍甚至恶化为精神疾病。
    要想遏制心理问题严峻化的趋势,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的和谐,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需要在开展全民健身的同时,也实施全民健心工程,一方面需要面向全民加强人文关怀,提供心理支持,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最大限度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急需建构并完善面向各类心理求助者的心理卫生的专业服务机构,以满足人们心理发展、心理适应与心理康复的需要,达到积极预防、及时干预、尽快康复的目的。
    为此要求,心理卫生工作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强制或居民自发行为,不能局限于某一年龄阶段或某些群体,应该通过政府与居民的联动,将心理工作要贯穿于全民生命过程的始终,惠及各行各业的全体国民,以促进全民的心理健康,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面向全民、全民参与、全面渗透、全方位优化、全面普及。客观上需要像全民健身那样,实施全民健心;像重视生态建设那样重视心态优化。因此,需要我们不再将其当作奢侈品,也不应仅仅作为装饰品,应该将其视为全体国民、各级政府、各类单位及所有家庭共同的必需品。亟需建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早日付诸实施,与此同时,也需要全民树立育心与护心意识,掌握有关方法,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可见,全民健心是全体公民自身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是贯彻精神卫生法的客观需要,是缓解精神问题严峻形势优化社会心态的必然要求。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居民的心理健康、人生幸福、社会适应,而且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作为一项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势在必行。
    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劣、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有无、心理卫生服务的质量以及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心理保健能力的强弱加上我们对社会心理服务资源是否有效利用。
    要想维护和增进全民的心理健康,急需加强人文关怀,建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以增加精神支持;全方位地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劣性心理刺激;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优化心理素质,强化心理保健意识与能力;完善心理卫生服务网络,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服务;与此同时,充分调查全体国民的心理自助意识与能力,自觉加强心理修养与心理保健。通过政府、社会、单位、家庭、个人、专业人士的有机协同,从而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以及全民积极参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健心机制,实现政府与居民的联合行动,通过社会与个人的互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强调的“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党的十八大再次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发展目标。
    这一社会心态有赖于国民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个体性格品质的优化、心理能力的强化、内在动力的激发,一方面需要面向全体居民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自我心理修养与心理保健的意识,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心理训练与心理保健方法。并且付诸于自觉自愿、持之以恒的育心与护心行动。
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国民的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提升国民幸福指数;而且有益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管理的创新、国民素质的提升,良好社会心态的建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一项真正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可以实现国家、社区、家庭与个人的多赢。
[1] 环球时报-环球网2010年5月29日
[2]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宣言〔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3
[3]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1999年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1):6
[4] 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在中国/世界精神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1):4-5 
[5] 王俊秀 杨宜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