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咨询为什么不给建议,不给建议怎么起效呢?

2023年04月11日 健心资料 心理咨询为什么不给建议,不给建议怎么起效呢?已关闭评论 阅读 29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在生活中,遇到许多人,知道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后,会拿出自己的困扰,向我寻求建议。一方面,我会感慨,现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基于我的心理学受训背景,的确,我可以给出一些建议,但这样的建议,其实并不能达到心理咨询的效果。

人们热衷于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可能是因为,在我们大多数求助的环境里,都是有困扰的一方向一位“权威人士”询问问题,然后等到答案来解决困扰。这很自然地就会让很多人以为“帮助=建议、指引”,只有给出建议以及指引,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

但这可能是对心理咨询最大的误解之一。

心理咨询这个工作,它的定义是,助人自助的工作。那意味着,它是一项激发来访者自身潜力,来帮助来访者自己解决困扰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意味着,心理咨询它几乎是不给建议的。

为什么它是不给建议的呢?

首先,很多人在进入一段咨询关系之前,其实都会尝试很多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困境,比如,向身边的人寻求建议,向知识寻求建议,向更专业的人寻求建议等等。大多数时候,只有当这些方法都不起效的时候,人们才可能尝试几百块一小时的心理咨询,毕竟心理咨询的花费确实是昂贵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决定进入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们习惯使用的“寻求建议”的方法,现在已经没法来改善这个困境了。心理咨询,需要尝试的是其他方法。

其次,如果是寻求一些自己该如何做决定的建议,很多时候,别人是给不了这样的建议的。

如果,你想询问的问题是“客观环境,它是怎样的?”,比你在这一领域更有经验的人,确实是可以给出参考意见的。比如,面对“学习心理学之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这个问题,你的老师、学长、学姐、前辈等等,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大数据,去给出一些方向。

但是,如果你要询问的是自己如何做决定,比如,“我是不是要去学心理学?”。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它是怎样的,以后的就业是怎样的等等客观因素,还涉及到你,作为一个主体,在考虑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你看重和考虑的是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的感受和体验是怎样的?关于你自己的这部分,别人是给不了答案的。即使别人给了,但如果这样的答案和你内心的答案不一致,或者和你的体验不一样,你也容易陷入选择的冲突之中,感觉焦虑、迷茫。

然而进入心理咨询的大部分人,想要获得解答的困惑,都不是“客观环境是怎样的”,而是“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该怎么做”。

最后,世界上有两种爱,是为了让对方离开自己的爱。这两种爱,分别是父母给的爱,和咨询师给的爱。心理咨询的目标之一,是帮助来访者发展出自立解决困扰的能力。如果,心理咨询师总是给你建议,是没有办法帮你发展出这样的能力的。

虽然前面说了,心理咨询几乎是不给建议的,但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都不给建议。

比如,来访者遭遇重大危机,此刻自己已经陷入非常糟糕的境地,自我功能崩溃。这个时候,就不再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了,毕竟都快饿死了,还不立马给鱼,那还有生存的机会吗?

再比如,来访者要去做一件自毁的事情,比如自伤、自杀,危险驾驶等等。这个时候,咨询师也需要直接给出建议,和来访者制定一系列行为计划,去帮助来访者控制自己危险的举动。

那在剩下的大部分咨询中,咨询师不给建议,咨询都是怎么起效的呢?

因为我是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对动力学的工作方法和理论会更清楚,在这里就以动力学咨询的方法来举例子。

一般来说,在动力学咨询中,有这些因素是帮助起效的:

首先,咨询它创造了一个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环境。成长的能力是每个人天然会有的,只不过在过去的环境中,被打压、被歪曲,导致我们没办法发挥出这样的能力。

在咨询中,咨询师会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你能够自由地讨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能够促进你对自己想法、感受的觉察能力。

咨询师不会随意评价你的想法和感受,会更多地站在中立的位置,和你去讨论这些想法、感受、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帮助你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能够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与行动。

此外,很多人陷入困境是因为身边缺乏理解和支持,咨询也提供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会自发地开始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其次,咨询它帮助来访者和咨询师在咨询的框架内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咨访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咨询师利用自己的感受来帮助来访者一起探索,来访者与自己内在、与他人之间正在发生着什么。同时,这样的关系,也提供一种全新的关系体验,来帮助松动来访者一直重复的关系模式。

最后,在动力学的咨询中,咨询师也与来访者一起探索潜意识。潜意识是指那些我们无法意识到,但却影响了我们行为、想法和感受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在这里就是潜意识在起作用。当潜意识一遍一遍地在咨询中被讨论、被体验、被言语化,它无形间影响我们的力量就会越来越薄弱。

(文章全文转载于:简单心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