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机制

2012年08月12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机制已关闭评论 阅读 94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机制
                               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心理教育博士生导师肖汉仕教授

 [摘要] 心理健康状况受着外部刺激的优劣、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心理保健服务的有无等因素的共同制约,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机制需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积极优化教师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劣性刺激;二是面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优化其心理素质并学会自我心理保健;三是建立教师心理保健服务体系以提供心理支持。从而建构他助与教师自助结合的心理保健机制。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保健  心理支持
    一、教师心理现状呼唤心理保健机制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自身的整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教学教学的绩效。
当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8年12月我们对400名中小学教师运用SCL-90测量,采用0-4记分方法,发现有34.12%的教师的总症状均分大于1.00,有阳性症状。14.32%高于2.00,即有中等程度的心理症状。2.12%高于3.00分,即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中的焦虑、抑郁、强迫倾向、人际敏感、偏执较为突出。2000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i]。目前,几乎有过半数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自卑心态、嫉妒、焦虑、忧郁、孤僻、逆反敌对、精神不振、过分担心、不安全感、无法入睡、躯体化等[ii]。有不少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可见,尽管大多数教师的心理属于健康状态,但不少处于亚健康状态,个别的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鉴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对于自身而且对于学生具有双重意义。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事关教师整体健康水平、教育教学的效率、以及生活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制约着其在心理上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是心理帮助还是心理伤害。因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将起很重要的维护、促进作用,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很容易成为学生心理的劣性刺激源,威胁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建构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机制势在必行。
心理健康状况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宏观的层面看,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受着外部刺激的优劣、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心理保健服务有无三因素的共同制约。当前的现实是,不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劣性刺激大量存在,教师的心理素质水平亟待提高,教师心理保健体系严重缺乏。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从优化教师的现实环境,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建构教师的心理保健体系入手。
             、教师心理保健机制的建构
(一)积极优化教师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劣性刺激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如果按照是否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将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称为良性刺激。如表扬、成功等;而危害心理健康的则属于劣性刺激。如挫折、过大的心理压力等。
      现实环境中有些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此需要勇于面对,兴利除弊,化危为机;有些则是人为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理念尽量加以避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劣性刺激,并努力增加良性刺激。
      对教师心理构成影响的因素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从宏观的社会因素看,我国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如: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膨胀化、知识更新频繁化、科技影响深远化、信息传播快捷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竞争激烈化、协作紧密化、人际关系复杂化、贫富差距扩大化、人口密集化、生态恶劣化、心理刺激多源头化等等。这一切现实必将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它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的构成良性刺激,为人们的心理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与机遇,可以促进心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劣性刺激,也使人们心理适应的难度加大,并给心理健康带来了一些现实或潜在的威胁,要想兴利除弊,需要人们具有全面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此,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努力优化心理素质以适用社会挑战,对现实社会环境理性地加以利用,以兴利除弊,为己所用。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服务,减少劣性刺激,增加良性影响。教师所处的微观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更加直接,如校园气氛、管理模式、评价机制、角色期待、工作任务、报酬、师生关系、工作压力、升学考试压力、角色压力、教育教学改革压力、检查评比压力、学历职称压力、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压力等等。
         作为学校,主要应注意校园微观心理环境的优化。心理环境不仅指有形的硬环境,还包括无形的软环境。有形环境如校园风景、道路、建筑物颜色、工作场所、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环境等,在注意这些有形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舒适化、人文化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无形的环境的优化。例如,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学校决策的民主化、校园文化的人文化、规章制度的人性化、工作压力的适度化、师生关系的和谐化、领导关怀的心理化、人文环境的温馨化、气氛的轻松化、交往互动的文明化、业余生活的丰富化等等,这将减少许多劣性刺激,在增强教师的美感、舒适感的同时,也满足教师的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对于学校来说,特别要注意教师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教师的绩效评价的改革、管理民主化等方面的工作。
        交往互动的文明化,促进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为教师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由于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条件。而人际关系的建构主要在于自身的努力。学校注意教育、指导、协助教师优化人际交往,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譬如,努力在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排斥、嫉妒、讽刺、挖苦、攻击、猜疑、责备、埋怨、威胁、冷漠、冷落、侮辱、误会,以满足教师对接纳、爱护、鼓励、支持、保护、信任、肯定、欣赏、安全、情感、注意、尊重、沟通、归属、理解、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尽量避免人际矛盾、冲突,以减少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体验。在了解、尊重学生好恶的同时,也需要对教师所好以及所恶的交往对象的语言、行为、个性,通过问卷调查,加以统计、归纳,对于教师忌讳的语言、行为等,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知晓,以便为教师的交往对象提供参考,以便尽可能增加良性刺激,减少劣性刺激,为教师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优化教师业绩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绩效考核的科学化,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创造适宜环境。教师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也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利于教师发展的因素。比如, 从评价功能看, 多为奖惩性而忽视发展性;从评价组织实施看, 多为横向的与他人比较, 而忽视了纵向的自我比较;从评价内容看, 多为主观报告而客观调查不足。不适宜的评价会造成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不良, 导致教师产生过高或过低的职业压力。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的背景下,不合理的评价考核极易影响教师的心态以及工作积极性。因此, 需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创造适宜环境。
        赋权于教师,实行管理的民主化,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感。适当赋权于教师, 让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突出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性, 真正做到关注和尊重教师, 提高教师的满意度。邀请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决策, 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职业价值的认同。使教师在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 增强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提升自我价值感, 从而避免不良情绪体验的发生。
(二)面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优化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取决主体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科学的心理保健方法,而这些的获得离不开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全面普及,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少,使得部分教师的心理素质水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与教师职业的需求。
      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心理健康状的好坏。而心理素质是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的自我训练所具有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的培育需要有科学的教育以提高认识、激发动力、掌握方法,心理问题的自我预防与自我矫治也需要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像关心教师的身体的体质与身体健康一样关心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态。为教师提供必需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师范专业的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它是从教师的心理需要出发,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师心理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促进社会适应与职业适应的教育实践。
        据此,教师的心理教育需要围绕满足教师心理需要这一目标,包含心理健康需要、心理适应需要与心理发展需要这三个层次,具体包括培育良好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对社会的心理适应能力、激发职业动力、预防心理障碍、养成良好行为这六个方面。
       根据我国实际,需要在职前开展面向全体师范生等准教师的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保健指导,对在职教师根据其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讲座与个别指导。职前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在基础心理学的基础上,另外系统开设教师心理优化与保健的课程,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前必需自学有关课程并经过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知识的考试,在教师聘任时,需要对所有应聘者的心理素质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业测评,合格者才能被应聘为教师。
         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原来仅开设有学科性质的基础心理学,而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专门开设,致使部分教师的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心理保健意识薄弱,心理自助能力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也不够。因此,在尽快普及教师职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急需对现有在职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补上教师心理优化与心理保健这一课程,以帮助教师树立或强化自我育心与护心的意识,普及心理素质自我培育与心理保健的知识,传授一些实用的心理素质培育方法,激发教师自我优化的动力。对于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开设有关的课程提供系统学习与训练;二是邀请专家或本校的心理老师开设专题讲座,进行团体指导,讲座内容宜主要包括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保健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要求;教师心态自我调适的方法等。三是鼓励、督促老师在岗自学有关知识并结合日常工作、生活进行训练与保健。使教师自觉优化自己的性格,训练自我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协作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并且帮助教师掌握一些必需的心理保健知识。如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正确看待心理问题、科学识别心理障碍、正确对待心理咨询、增强心理自助能力、树立心理求助意识,培养理性的信念,从而自我调适情绪困扰、自我预防心理障碍、自我矫正轻度的心理障碍、自我控制不当行为,形成理性的认知方式,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 开展人际心理互助
         人人都有受尊重、被关爱、被欣赏、获得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的心理互助。
人际关系和谐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人际间的心理互助是心理健康的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除了学校正式群体的努力外,还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干群之间、亲友之间的相互的心理帮助。
倡导人际心理互助具有多重意义,一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心理工作理念的具体落实,对于培育教师的爱心、强化他人意识、提高助人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二是提高心理保健的实效性,可以更直接地满足教师的心理需要。三是有利于减轻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压力,有利于开发教师中蕴藏的心理支持资源,缓解专业心理工作者缺乏的矛盾。四是有助于预防和解决教师部分心理与行为问题。五是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乃至整个校园的和谐。
         人际心理互助是交往双方彼此通过语言、行为有意识地施加良性的心理影响,促进交往对象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过程。它可以体现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如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与职员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人人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个个需要心理关怀,按照人际交往的互利、对等、增值原则,在这一过程,每个人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
心理互助包括相互接纳、鼓励、倾听、欣赏、支持、保护、信任、赞扬、理解、同情、热情、关注、尊重、沟通,从而构成人际间直接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以满足人们被人爱护、尊重、关注、欣赏、理解、安慰、同情、肯定、安全、归属等心理需要。由于心理互助具有付出的双方性以及受益的双方性特点,可以实现心理需要满足的双赢。它属于心理保健机制中基础层面,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奠基工程。
         因此,教师心理保健需要全面开展人际心理互助,以尽量满足教师日益增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预防或减少不安全感、冷漠感、孤独感、排斥感、嫉妒感、挫折感等心理障碍。
教师人际心理互助资源的开发,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的引导、组织、激励才有可能。建议通过宣传、讲座等活动帮助干部、教师、学生、职工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心理帮助必要性,自身参与的可能性与实际价值,以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并通过专业的指导,帮助师生掌握心理帮助的基本要求与具体方法。同时需要在教师中培训骨干,组成志愿者队伍。通过在学校进行宣传发动,招募有志之士;挑选适合之士;成立教师心理志愿者协会,建立机构;提供专业培训指导,培养有能之士,进行必要的激励,使之成为有趣之士。通过学校的有意识引导,从而形成人人相互心理关爱,相互心理帮助的局面。
三、建立心理保健服务体系防治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的优化非一时之功,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而现实生活中的劣性刺激往往不期而遇,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难以完全避免。正如人的身体偶尔会感染疾病一样,教师的心理困扰乃至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也有可能出现。心病需要心药医,除了自我调适外,还需要学校及社会拥有必要的心理干预等支持系统。
       然而,当前学校的心理支持系统缺乏。学校应有的心理辅导机构与专业人才配备不全,有的仅仅面向学生,忽视教师心理保健、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需要的满足。使得教师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有忧无人排,有惑无人解,有障无人除。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的心理保健服务,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也不应仅仅将其当作装饰品,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心理支持来源于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作为正式群体的学校、应该将教师的心理关怀与心理支持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学校的党、政、工等各部门要结合本职工作,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与学校和谐的要求出发,开发本职工作中的教师心理支持的资源,全方位渗透,有机结合开展心理素质训练与心理辅导。另一方面,需要建构专业化的教师心理保健服务机制。
      因为精神健康的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心理工作者的支持指导,学校应配备既能面向学生也能为老师开展心理保健服务的专业心理服务工作者,在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逐步在乡镇一级组建学区心理辅导中心,县一级建立师生心理工作服务与指导中心。这就要求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员、乡镇配备心理咨询师、县级配备心理教育专家。在教师心理服务方面具体承担以下职责:一是作为本单位的领导在心理工作方面的参谋,提供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保健方面的建议并组织实施;二是建立教师心理档案,科学地开展心理素质训练以扬长补短;三是向本单位员工普及心理卫生常识,进行心理保健指导;四是开展常见心理障碍的筛查,以及早发现,防微杜渐;五是协调有关部门对处于逆境中的教职员工提供所需要的心理辅导等心理支持,避免不当心态与行为的发生;六是对轻度的心理困扰者提供心理辅导,对个体或群体心因性行为问题实施危机干预与心理疏导;七是对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向精神卫生的专业机构转介。
        为处于逆境或角色转换期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如遭遇工作不顺、情感受挫、家庭困难、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谐、工作业绩不理想、遭受批评、职称评定受挫、即将或刚退居二线以及新提拔的领导、新参加工作以及新调来的教师、处于更年期、退休期的教师等,需要主动接触,通过访谈、谈心、问卷等形式了解其心理需要,倾听其心声,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支持,满足其精神需求。
       对于有心理障碍、职业适应困难、行为的社会适应不良的教师通过心理测查、心理训练、心理疏导、心理辅导、危机干预及转介等心理服务,使教师有话有处说,有忧有人排,有惑有人解,有困难有人助、有压力有人减、心理有问题有人医,有不良的行为苗头有人干预,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及恶化,将心理问题预防于发生之前,解决于初发之时,避免问题的恶化和对专业机构精神病医生的依赖。
       由于心理工作的专业性强,因此,有关专职心理工作者必需经过专业培训,系统掌握教师的心理素质训练与心理问题辅导的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教师群体不同于学生,要想给教师提供心理帮助,对教师心理服务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宜从在职教师中选拔那些善解人意,富有专业心理工作者的特殊个性,富有爱心与影响能力,保密意识强,受人信任与尊敬的老师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知识培训,再充实这一队伍,以弥补专业人员不足的矛盾。
四、指导教师学会心理自助
       心理自我帮助是心理保健的最基础的层面,一切他助的最终目标之一是转化为自助能力的增强,每位教师都需要树立自我培育良好心理素质,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并且具备自我育心与护心的能力。
       为此,一是需要鼓励教师自学有关教师心理保健方面的读物,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有效的读本以及自我心理评估的工具,为教师自学、自测、自我优化提供条件。二是邀请专家开设教师心理保健的专业讲座,以帮助教师强化自助意识,提高自助能力。三是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给教师提供具体的心理保健指导。
通过以上途径,使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树立自我保健的意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会大体判断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识别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正常与否;具备自我保健的基本能力,会自我评估,拥有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自知之明;会自我修养,能自我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会自我检查,及时发现不当的心态与行为;会自我调适,矫治轻度的心理问题;会自我求助,积极寻求他人心理帮助。并从自身做起,优化自己的语言与行为,尽量避免人为的相互间的劣性心理刺激。克服非理性的思维习惯、纠正非理性的观念,避免不当情绪与非理性行为;建立适度期望值,避免自造的心理挫折;加强自身性格修养,弥补性格缺陷;结合日常生活与工作进行心理训练,强化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尽量自我预防心理问题,及时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心理问题。使教师能自我控制消极的激情,恢复心理平衡;能自我寻源并加以澄清问题真相与根源;能力自我修正不合理的思维方法,形成理性认识;能自我调适,保持适当的心态与理智的行为;能自我激发内在动力,保持职业热情,避免职业倦怠。
      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并非所有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同事帮助或心理老师的辅导就能解决,对于超出自身以及非专业人员能力范围之外的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必须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心理咨询与心理乃至药物治疗。如严重的精神症、精神病,必须尽早主动求医或由学校转介,包括向有关心理学专家、社会上有专业资质和实际能力的心理咨询师、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科、精神病医院的专业人士寻求专业干预。避免自身讳疾忌医或非专业人员盲目包揽而贻误时机,错过最佳干预期。学校有关人员要通过心理辅导做好当事人的心理工作,指导其正确认识,消除病耻感,树立自信心,坦然面对,勇于求助,积极配合。学校还需要为当事人不歧视、不刺激,多鼓励、多宽容,为其尽快康复提供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
     ① 将促进教师个人心理保健与建构良好社会心态环境的优化有机结合,克服了重个体、轻社会的局面。② 兼顾人们的心理问题预防、矫治与心理发展多层次的需求,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克服了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③ 将心理自助、相互帮助、学校心理支持、专业干预以及心理环境的优化有机结合,实行全员参与,避免了单纯依赖心理卫生工作者孤军奋战的局面。
这一心理支持体系的落实,需要全体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应该将其作为纳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奠基工程,象重视教师的身体与工作那样重视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通过全方位优化、全员参与,从而形成责任明确、功能互补、相互沟通的心理保健新机制。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8BSH048(主持:肖汉仕)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保健研究” 批准号0918532B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师心理素质建构与心理保健研究”课题号批准号XJK06BXL004
[2]  肖汉仕,男,汉族,1960-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应用心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psy.org

欢迎收藏、宣传、链接中国全民健心网,通过您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