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问题有多普遍?怎样调节心理状态?

2022年04月25日 心理教育 心理问题有多普遍?怎样调节心理状态?已关闭评论 阅读 55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人活一世,总会有烦恼和不如意的时候,这些烦恼长期积压在我们心中,就容易演化成心理问题。

所以说,除了刚出生的婴儿,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

这些困扰从本质上看是心理问题,但又分轻重缓急。

有的人困扰比较轻,可以通过自我疏导来抵消,如向朋友倾诉、听音乐、吃零食...而有的人却很难走出来,困扰也逐渐加重。

心理问题有多普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怎样调节心理状态?

1.心理问题到底有多普遍?

中科院曾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学龄儿童的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其中男性低于女性。

中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抑郁、焦虑、强迫、厌学、网络成瘾、自杀自伤等

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许多问题会延续到成年。

其中,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情绪更不稳定,人际更为敏感,容易有恐惧反应,对外人不信任,孤独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

2.人为什么会有心理问题?

生态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况不仅受性格和大脑的影响,还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

贫穷更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和抑郁情绪;

单亲家庭和留守环境也容易导致孩子感到孤独和敏感,不善于表达情绪、缺乏安全感。

此外,父母关系不好和天天吵架的家庭氛围也会使得孩子恐惧亲密关系,习得不良相处方式,并延续到下一代。

职场因素

工作中的收获与同事的支持,会让人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但是,要求高、压力大的工作也会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抑郁等负面情绪。

社会因素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沉溺于社交媒体,容易造成抑郁、焦虑、睡眠问题、饮食问题、自杀风险等问题。

但同时,也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结识更多同爱好的朋友,获得情绪上的支持,降低对自身问题的羞耻感,更有勇气求助。

3.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

那我们该如何去判断自己更适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还是自我调节呢?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自身情况,包括:

1.危险性

例如当我们痛苦到想要通过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或有很多冲动的想法与行为时,这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我们需要心理层面的帮助了。

2.痛苦性

这一点则更加容易观察,例如有紧张不安的情绪很长时间了,之前可能是由于某件事情开始焦虑,在这段时间里逐渐失眠、多梦早醒,吃不下饭,情绪也由刚开始的多思多虑变为更易紧张,不安害怕,甚至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3.发展性

在刨除掉我们的痛苦体验外,还需要考虑这一点:

例如当前的问题虽然没有很大的不适,但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发展或人际关系。

比如因为社交焦虑而难以和他人沟通,虽然不会影响吃喝,但很可能会对生活造成影响。

(文章全文转载于:我爱我心理工作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