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农村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常见心理问

2014年10月31日 心理教育 《农村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常见心理问已关闭评论 阅读 89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中国全民健心网编者按:一所农村初中能够长期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实际行动推动全民健心事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难能可贵,值得推广学习。

《农村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常见心理问题辅导实践与研究》实验报告
       攸县渌田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组   谭仁林代笔
一、课题的提出
〈一〉、对农村初中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1、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它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明确了心理素质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通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速公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的这一研究课题无疑是促进学生迅速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
     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初级中小学生是开创21世纪农村大业的生力军,他们必将迎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去建功立业,他们必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需加强其心理教育,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能有效的推动和促进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能有效地推动农村初中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面临着竞争、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生所承受的心理负荷会相应增加,所感受到的矛盾和冲突会更加激烈,同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化等不良刺激也对我们构成心理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调和 一系列负性情绪。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出现行为异常。只有具有自知、自信、乐观、坚强、善良、合群、敬业、乐业等性格品质以及具有自我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调适情绪能力、控制行为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才能顺利地进入社会、积极地适应社会。而这些心理素质正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石,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3、也是教师职责所在
      作为教师,我们时刻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还很稚嫩个,也没有超脱童年的“自我中心”;加之学习负担较重,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再遇交友不慎,内心障碍无法排除……他们就会对人生产生迷惘和猜忌。有的怕考试、怕做作业,陷入极度焦虑之中;有的对自己身体的急剧变化感到惊奇、惶恐;有的因遭挫折而自卑;有的被社会上的不良诱因所惑而心存郁结;有的讨厌自己,对前途绝望,甚至想到轻生……总之,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最佳年龄,是社交的年龄,是理想、动机、兴趣、态度充分发展的年龄,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年龄,也是欲求较多、情绪不稳、易犯错误的年龄。因此,教师有责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解除内心的苦恼,指导他们自我纠正,培养自我监控、评定和调整的新能力。同时,还有责任教育他们珍惜少年时光,刻苦学习,努力塑造自己,成长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二〉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培育的可行性
1、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实践,在我国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系统实验。至于老师在教育、教学实际中自发或自觉地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已有更久的历史。科学的实验与大量的实践经验都充分表明: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而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而防治。
2、我校已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为该项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该项研究实践基本上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难度不大,研究对象集中,便于实验、研究。
4、该项研究实践,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会得到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及同仁的支持与帮助,也有县教研室教研员的全面指导。
5、我校现代教育基础设施较完备,打印资料、网络通信等较为方便。
6、我校曾是国家攻关课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及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模式研究合作单位,“十五”、“十一五”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都获过省级奖励,有受过心理学专家培训的教师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7、有一批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青年教师。
8、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实践研究活动。
二、课题界定及培育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心理素质概念的涵义及关系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广义的心理素质应该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亦即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应看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及心理倾向的方向、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与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的因素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其中,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组成狭义的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状态是狭义心理素质的内在体现,主动的行为表现是狭义心理素质的外显标志。它的每个方面各自拥有具体的内容,相互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居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引自《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著)
2、良好心理素质的内涵
    良好的心理素质指的是健康的、完善的人格。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①容易与他人相处、合作,适应能力强。
②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行动充满魄力,能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③谦虚、顺从、通融、恭顺。
④良好的自知
⑤轻松兴奋,随遇而安。通常活泼、愉快、健谈。
⑥有恒负责,做事尽职。责任心强,工作细心周到,有始有终。
⑦冒险敢为,勇于承担
⑧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自力。多以客观、坚强、独立的态度处理问题,不感情用事。
⑨自律,能自我约束
⑩独立,不依附于别人,有自己的看法想法
3、心理问题辅导
     心理问题辅导,是指针对学生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由心理因素而引发的问题行为开展必要的测查、多形式的咨询、矫治,以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与心因性问题行为,恢复心理健康与行为适应,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4、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密切联系,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
②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③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
④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综合或思想品德课的重复,更不许考试。
三、实验假设及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设
    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塑造的过程,也是外界教育内化为自我心理而实现智能发展和人格完善的过程。从学生的个性来看,中学阶段正处于形成期,尚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需要将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中学阶段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黄金时期,如果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抓紧抓好了,就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因环境因素,不当的教育影响,加上不良个性等因素造成的,并由于缺乏及时而科学的心理辅导而恶化。这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的优化,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加以预防,通过心理辅导加以矫治。心理疾病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只要及早发现,及时矫治,是可以缓解的,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更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经过入情入理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认识可得到提高,自我训练的积极性可以激发。经过科学系统和持之以恒的自我训练,心理能力可以得到更快的增强。经过对合理需要的激发,兴趣的引导,动机的优化,学生的内在动力可望得到强化,并且内驱力的方向可以得到引导。从而避免失误,少走弯路。本实验课题在于抓住学生发展成才的根本,即通过抓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并以此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发展。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且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初中心理素质教育的路子。
〈二〉理论依据
1、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可塑的。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个性等的形成由不会到会,由盲目到自觉,由幼稚到成熟,均要通过一定的心理活动机制,并且反映了心理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人的大脑不断对各种信息进行反馈,不断进行自我选择,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
4、毛泽东的主动发展教育观。
5、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6、现代健康观。
7、《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有关理论。
8、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
四、实验变量
    1、自变量:本实验依据现代心理学原理,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系列心理训练活动,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因变量:
①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包括知识掌握的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开发、心理因素的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等协调发展。
②初中生学会自我评判、自我控制、自我探源、自我澄清、自我行动、自我分析、自我驳斥、自我体验、自我抉择、自我总结;初中生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健体、学会生存,生活上自理,行为了自律,情感上自律,心态上自悦,学习上自觉,形成良好的个性,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全面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总体素质。
    3、无关变量的控制:
①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我校七、八、九年级均有平行班,且人员相当,两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大体相符;②两组任课教师水平基本一致,实验期内教师不变动;③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活动总量一致,不加重学生负担;④不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总之,尽量控制各种与本实验无关的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力求实验结论的真实、正确,
五、实验目标和评估方法
     总目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空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忧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最终目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实现对客观社会的积极适应,成为适应社会的合格而且良好的公民。
    本实验主要采用观察、问卷、座谈、家访、个案跟踪等方法与经验结合,尽量排除干扰变量的因素,实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准确检测因变量,注意原始资料、数据的收集与结累;随时注意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变化,加以综合分析,重视验证,确保研究成果的信度与效度。
六、研究步骤和措施
(一)本实验方案研究周期为三年,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为引进、发动和初步研究阶段。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人员、研究对象、目标体系,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完善实验条件,培训研究人员,测试建档,创建心理咨询室 ,聘请专家鉴定。建立资料档案。开设心理咨询信箱,开展咨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初中生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研讨活动,组织交流,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形成阶段性成果,汇集成档。
     第二阶段(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为深化研究阶段。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为实验总结阶段。分析研究结果,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收集论文、班主任心育手记、心理教育课教案、活动课设计、汇编最终成果。做好实验验收准备及成果推广工作。
(二)实验研究措施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
    在七年级开设心育课程,在八、九年级结合学校实际和初中生阶段性心理需要,开展灵活的系列讲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实效、有趣。
2、开展必要的心理测量与调查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辅导的针对性,开展一定的标准化测验和必要的心理调查,加上日常生活中的察言观色,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心理需要。
结合课题研究与实验的需要,科学使用有关的测量工具。如,心理适应能力测验、心理发展状态测验、人的行动潜力测验、你的学习动力如何等 ,另外,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酌情自选或自编一些简易量表或问卷。有关调查资料严格保密、注意开发、利用。实验对象做到有前测、后测和阶段性测评。
3、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指导
     学校创设心理咨询室,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预防心理问题,进行策略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咨询。如:(1)提供心理指导读物,供其开展自我教育,满足一般性心理需要;(2)利用广播、墙报、心理问题讲座,以满足一般性、阶段性心理需要。(3)设立心理咨询室,满足个别学生的具体心理所需;(4)设立心理信箱,以满足有羞涩、胆小、存有顾虑等特点的学生的需要;(5)开通热线电话,以满足学生的即时性需要;(6)将心理咨询与谈心等思想工作方法结合,以提高育人效果。在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重点在于:进行情绪疏导和困惑解释,以排忧解惑,以免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失衡。提供发展性指导,提高其自我发展与适应能力。进行策略辅导,以免行为异常失控。进行障碍性心理咨询,以矫正或防止恶化。对精神障碍进行初诊,对超出自身能力的,及时转介,并积极予以配合。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优化各种环境
   环境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良好的环境可陶冶、净化心灵,有促于学生健康发展,而消极、恶劣的环境则成为不良刺激,易引发不良心理与行为。
重视环境卫生与校舍布置。同时,也包括生活氛围、人际关系、语言、校风、班风、室风、学风、教风的优化,注意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优化。努力增加积极影响,避免不良刺激。
    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指导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需要以上各方面的改善。特别要从优化教风、学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施以适度的压力,创造互谅、互尊、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积极争取家庭和所在村委的配合支持。师生双方要尽量优化自己的语言、行为、个性,以减少劣性刺激,维护心理健康,避免心灵的伤害和不良行为的诱发。
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与行为表现,深入探究原因,及时进行辅导。实验班班主任、科任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及活动课,及时进行辅导,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解决于发展过程之中。
6、实验班的班主任与心理辅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和掌握常用的一些心理训练方法。如:系统脱敏、情感渲泄、情绪控制、心理转换、心理自我安慰、自我改善、自我适应、自我激励、自主训练、应激训练、耐挫折训练、抗诱惑训练等。要不断提高辅导与训练的水平。
班主任坚持写《心理观察日记》对一些心理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并与家长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开出心理与行为的矫治处方,并记载实施的办法和效果,形成完整的个案。
七、效果与分析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校开展的“以调节农村初中学生不当情绪为突破口,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心理与行为问题,优化学生心理,整体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课题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课题研究中,根据《方案》中的目标体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点之一。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我们一方面使用理智调适法的团体教育手册进行了教育实验,通过理智调适教育与辅导,使学生学会了用合理的思维和观念来理智地预防和调适焦虑、抑郁、愤怒、敌对、逆反、攻击、逃避、自我虐待、破坏,人际冲突等常见的不适当的情绪与行为。通过实验进一步完善了《情绪行为理智调适法》,实验的结果证明其干预效果非常显著。另一方面,运用四步自我理智调适法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了学生解决具体的情绪与行为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灵活选用了其它一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训练等心理辅导的方法并依靠学生们自身的努力,通过自我分析、自我驳拆、自我领悟,自我纠正歪曲的反映,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驳倒非理性的观念,形成正确的评价或看法,进而将不适当的情绪调整为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且使行为趋向适当化。进行过实验的班级,学生遇事不慌张,处事理性,常常表现出心态良好,与平行的普通班相比较,心理素质显得更好些。
(二)、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由于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理智调适教育与辅导,学生们了解了不当情绪具有很大危害:1、阻碍认识活动。2、危害心身健康;3破坏人际关系。4、降低工作效率。5、引发不当行为。通过实验,学生们懂得了如何预防不良情绪:
1、尽可能避免劣性刺激。建立适度期望值,注意目标与策略必要的灵活性,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正确,认识并坦然面对现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轻言失败、理智化解心理冲突。
2、避免或纠正不当思维方式与观念。如:(1)总往坏处想,并夸大其辞(糟糕透顶)——(真的如此吗);(2)将想象视为可能肯定(杞人忧天、急于下结论)——(想象的不一定可能、可能的不一定成为现实);(3)追求十全十美(视应该为一定、必须)——(理想不一定成为现实);(4)总吃后悔药——(于事有补吗?于已有益吗);(5)归因不当(责任推委或独揽 )——(实事求是);(6)自我中心(一切要满足我、适应我)——(地 球不会围绕一个人 转);(7)小视自已——(天生我材必有用)。
3、努力优化个性、增强心理能力。通过团体辅导,学生们克服了多虑、多疑、嫉妒、偏执、暴躁、自闭、自卑 、孤僻、脆弱等不良心理,培养了自信、乐观、开朗、善良、宽容、灵活、开放、合群、坚强等性格品质。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协作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行为自控能力。此外,学生们还掌握了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缓解方法,减轻了精神痛苦,缩短了不愉快时间,避免了行为失控。课题实验使学生们深深懂得:人的主导心境完全取决于自己。快乐或苦恼的钥匙,一旦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就可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课题实验为学生们塑造了良好的心境,开启了智慧潜能,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内在动机。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习信心增强了,学习自觉、刻苦、顽强。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因此,学业成绩有很大提高。
(三)、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增强了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团体讲座,个别辅导。学生的人格、心理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情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提高了学生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控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人际矛盾化解能力。进行过实验的学生情绪稳定、心态良好、人际交往正常、人格健全发展。
(四)、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与素质有很大的提高
    近三年来,学校把心育课题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由教务处、教科室督促检查,由主管中学教研教学工作的肖旭明(2013年3月易小星接替)副校长亲自抓,把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学校以实验为契机,促进了全体教师自觉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了解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做到教学科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的发展,也使得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兴教,使我校开始尝到了甜头。2012年,初中毕业会考,我校有26名学生升入省重点高中,创下了我校建校以来的最高记录。
(五) 、实践出真知,总结提炼了十条宝贵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1)、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尽职尽责打造办学品牌特色
    丁胡钦校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型校长,他深知心理素质对于全校师生成长、成才十分重要,所以他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特别的重视。业余时间,他常上网、看书学习心理学知识。双休日,他亲自跑书店,为老师们选购心理学著作。他号召全镇中小学校长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尤其要学一些实用心理学知识。他要求全镇教师把发到手的心理学著作认真学习并写出读书心得,写得好的给予奖励。他还经常叮嘱教科室,心理教研组的同志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做细、做好、做出成效,力求特色,为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出贡献。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育心能力
    为提升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优化教职员工的心理品质,学校营造“人人都是心育工作者”的氛围,2013年上期学校,给每个教职工配发了2本心理学著作,要求大家每天学点心理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2014年上学期,全镇中小幼近200名教师,每人都收到了一本《做最好的自己》。学校以教师继续教育为契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国培”、“市培”。把一些乐于助人的热心人士安排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鼓励他们争做优秀学员。例如,2013年暑假,学校安排了谭仁林老师到湖南师范大学参加2013“国培计划”---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学习。2013年9月,安排了尹小平、张雪洋(主管小学的副校长)两位教师参加了2013年“国培”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学习。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心理辅导。      例如,2013年8月28日,我校教科室谭仁林主任对来自全镇12所中小幼学校的180名教师进行了心理辅导。谭老师做了关于教师如何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品质的心理讲座。讲座的主题是《阳光心态,幸福人生》、《好心态,自己造》。通过听讲座,老师们受益匪浅。“阳光心态呈现给学生的是欣赏与鼓励、平等与信任”;“身为教育工作者,即使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和人生幸福,也要心存感激,充满微笑”;“学生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这里获得”;“当学生获得成功时,给学生一个微笑是肯定;当学生遭遇挫折时,给学生一个微笑是安慰;微笑可以减轻学生对学习的胆怯与焦虑,微笑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无限创造力”,这些片言只语给了老师们很多启发。
(3)、创设健康环境,成就幸福人生
     渌田镇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近几年来,在丁胡钦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环境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文风尚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2013年暑假学校少年宫的建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真是锦上添花,目前学校正在安装“班班通”网络设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创设了条件,相信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校提出了“让学生成长并快乐着,让教师进步并幸福着,让学校发展并和谐着”的办学理念;倡导广大教师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信赖、自我认同”的好教师;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人格自尊、行为自律、意志自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合格人才。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自2008年至今投资四十余万元,在基础设施方面,建有心理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心理办公室等四个功能室。有18位教师先后参加了市级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有6位教师加入了省心理教育学会,有3位教师正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为了让师生真切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学校心理教研组与教务处、教科室及政教处联合成立了“正面教育积极心理暗示工作”办公室,以发现师生身上的闪光点、正能量,提升幸福感为目标,使每个师生都能挖掘自己的“正义潜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顺利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4)把握课改契机,有机渗透心育
     学校践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每个学生都藴含着巨大的潜能,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更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各项积极心理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如融入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融入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合作和积极展示等。
学校充分挖掘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科技、文学等课程中的心理元素,优化校本心理课程,积极稳妥地推进以课堂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学科渗透。以科研为引领,注重创设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心理环境,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领悟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主动、自信地投入学习,从而构建“绿色高效”课堂。经过长达10年的探索,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终于有了自编的校本课程,并且初步形成了框架。初一年级开设必须性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发了《心灵成长指南》校本教材,进行全员化的心理教育;初二开设选修性的拓展课,开发了《交往与生活中的心理学》校本教材,力图拓展深化学生的心理兴趣;初三年级全员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发了《学习、考试、择业心理辅导》校本教材,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就业能力。经过多年的累积,我校的自编心理校本课程到目前已经达到了90节。这些课程由心理教师分年级给学生进行上课、辅导及训练,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得很快。
(5)开展有益活动,多种途径育心
1、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2、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时期,开设了“如何适应初中生活”、“如何与师生友好相处”、“如何激发内在潜力,达到学习的巅峰状态”、“考试应激策略”等专题讲座。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借助“课程.教师与质量”论坛,谭仁林主任做了“如何帮助初中生减轻心理压力”、“心理教师的专业要求与心育能力”、“如何搞好班级主流文化建设”、“教育的的理想与教师的成长”等讲座,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全员育心,反响良好。
3、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心理课纳入了正式课表,每班每周设立一节心理课,由兼职心理教师授课,与考试科目同样严格要求,不做秀,不走过场。
4、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电话和网上QQ咨询,以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为中心,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
5、创设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定期为班级心理委员培训,让他们成为同伴心理辅导员和心理教师的得力助手。通过广播、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全民健心。
6、开办家长学校,为家长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辅导课程,通过家长会、家长恳谈会、亲子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的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达到家校共育的效果。
7、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到敬老院献爱心,到南大门市场义务大扫除,体验劳动服务社会等。旨在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8、心理健康教育为班级主流文化助力。为了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更健康成长,学校要求心理教研组全体成员下到相应的班级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让心理健康教育为班级主流文化助力。经过一期的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明显进步,班级文化建设提升了一个档次。例如,谭仁林老师,他利用业余时间经常与九年级学生谈心、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为九年级学生提出的年级口号是“团结奋进,努力拼搏;信心百倍,超越自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胸怀大志,宏图大展。”他称九年级1102班为“水平班”(因为1102班的班主任名叫单水平),他为该班定的班号是“水平水平,志高清明;追求卓越,勇往直前。”他为该班打造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满怀激情,我们潜力无穷,我们勇于拼搏,我们意志坚定,我们有王者之风,我们在友谊中竞争。”他为该班制定的班级格言是“拼搏是我们的特色,超越是我们的强项;规范是我们的习惯,效率是我们的追求。”他为1102班制定的班级标语更是释放正能量。他教导年轻的班主任时说:“正能量的标语,应该是积极、阳光、不功利,并能够让学生情动心动并付诸行动的。好的标语应该或直白或含蓄地教给学生具体的做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品尝奋斗的幸福感,教给学生做人的准则,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交往,总之,应该给学生一个明确而不功利的奋斗方向。”例如,踏进1102班,你就会看到这样的标语:“入门即静,入室即学。”在教室外学生可以玩闹,但教室应该是安静的场所。标语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条是“低下头来做事,抬起头来做人”,告诉学生低头脚踏实地学习,是抬头自信做人的前提,对学生既有学习上的要求,又有做人准则的引领。他要求班主任撰写班级励志标语要人情化一些、乐观一些、阳光一些、具体一些,真正给学生传播一些“正能量”。他说:“只有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情动心动加行动的标语,才是真正直指人心的好标语。”每个学生的修养,情怀和班级的文化氛围有关,班级中像标语这样的“精神碎片”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
(6)落实“三预”,尽量避免或减少重大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制定了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制作了“心理求助宣传单”;每班设立一名心理通信员,每宿舍设立一名心理联络员,通过每周一报,突发即报,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体检”,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心理讲座,形成心育中心、教师、学生三维立体的预防网络,做到校园心理危机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7)将心理辅导技术普及到家庭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还将家庭教育纳入心理辅导机制中来,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举办一次家庭教育公益讲堂,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接受专业培训,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8)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
    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本校心理校本课程《做情绪的主人》汇编成书,已呈送到攸县教育局基教股,参加“2014年攸县中小学德育百优校本课程”评选活动,有望送市参评。另外,还开发了不少电子文档、PPT课件,共有80节课。这些心理辅导与训练课程主要涉及新生入学适应、自我认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考试焦虑、生涯规划、礼仪、异性交往、生理心理保健、潜能激发、知恩感恩等,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心灵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9)全民健心、全员育心,开创学校心育工作新局面
    作为中国全民健心工程的积极分子,谭仁林老师深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靠心理教师单打独斗是不适应形势的,于是建议学校开始尝试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先提高部分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工作能力,由点及面,由部分班主任到全体班主任,继而带动全校老师,构建全员育心的崭新局面。2014年,学校安排了两名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学习,派出了8位班主任参加2014年攸县初中班主任培训。谭仁林老师亲临培训现场,对参培的近200名班主任做了“全民健心”动员,还做了《做一个健康、快乐、幸福、有成就的班主任》讲座,受到参培老师们的喜欢,也得到攸县师训站领导的好评。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利用各种活动让师生在体验中收获与成长。近几年来,学校在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辅导对象有班主任、班干部和全体教师、全体学生,班级团体辅导开展得有形有色。目前,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系列化、层次化、专题化。
     开展教师团体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培训。因为只有教师先具备团队合作意识,才能影响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开展学生干部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树立榜样与责任意识。七年级各班开展了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八年级开展了临界生与学习动力相关的团体心理辅导,从亲子关系的改善、学习目标的确立、良好习惯养成、人生规划、潜能激发、知恩感恩等几个方面促进学生成长。九年级开展了以中考为主题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根据各班各个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开展了相关的减压、自信心培养等主题活动。开展了“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提升了到校就读初一新生的适应能力。针对青春期困惑的学生,开展了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帮助了不少身陷迷茫的学生走出困境,顺利度过了青春期。
     设立了班级心理委员,以心理委员为核心各班成立了心理援助社团,提高了学生的朋辈心理互助和自助的能力。学校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对心理委员及社团成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协助心理教师、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0)科研引路,参与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不断提升科研意识与实践能力,彰显办学特色
学校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十五”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研究成果荣获省级贰等奖(2006年结题); “十一五”课题《农村留守初中生健康情绪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在第十四届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年会上,荣获壹等奖(2011年结题);2012年3月,      学校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实验中心“十二五”重点课题《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心理保健研究》的实验,申报了子课题,名称是《农村初中生心理素质培育和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与研究》。“十二五”心理健康教育省级课题接近结题,研究成果正在汇编成集,准备呈报第十七届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年会参评。此课题注重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日常的心理保健,注重将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学科的教学中,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挫能力以及心理综合素质都有所增强。
    心理教研组与课题组成员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以课题为依托,结合本职工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也与此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2012年参与省心理教育年会评比的论文就有12篇;2013年13篇;2014年5篇。
     2012年12月,攸县渌田镇中学因心理健康教育成绩突出,被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业委员会授予“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称号;被株洲市教育局授予“株洲市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学校”;被攸县教育局授予“攸县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学校”。2012年、2013年两年被评为“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师资培训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了以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渠道,心理活动课,心理咨询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上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之路。
     教育是一个伟大、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致力于“让每个人健康成长”,有很多事情要赶紧做。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将持之以恒,不断进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添砖加瓦,为我国的全民健心事业尽职尽责,尽力而为。
八、讨论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针对总目标,我们反思着,深感内疚,我们做的还很不够,还有许多重要而急迫的事等着我们去行动。在教育的人员上,我们目前所教育的对象还仅限于初中学生与全镇中小幼教师。我们教育的内容还很有限: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我们教育的方法还不够科学,途径还不够宽广,方式还不够灵活,例如,教育对象还应包括小学生、及学生的家长;教育手段还需要灵活变通;教育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素质教育需要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及更好的内外环境。
2、实验教师如何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科研意识与实践工作能力对于实验的成绩也是至关重要的。
3、实验教师如何做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两全其美。
4、教师如何评价、检测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各种心理承受能力?学校如何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学校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攸县渌田镇中学教科室
          攸县渌田镇中学心理教研组
          攸县渌田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组
            2014年11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