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文艺作品也能“健心”

2012年08月13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文艺作品也能“健心”已关闭评论 阅读 77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文艺作品也能“健心”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升学、就业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一些人的心理或精神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疾患”,个别严重的,导致家庭不和、人际关系恶化,影响学习、工作,甚至社会的安定。面对这种情况,医务界和教育界已积极地行动起来,通过采取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等措施,为紧张忙碌的人们缓解精神压力。在文艺界,虽然也出现了像作家毕淑敏开办“帮助热线”、音乐治疗师高天与患者“面对面”等令人欣喜的举动,但相对而言,对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目前,文艺界从事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人员很少,在文艺工作者中,能把一些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与自己的责任相联系的则更少;不仅如此,文艺界也出现过演员由于患抑郁症自杀的情况,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同样令人关注。
      预防和治疗精神疾患,单靠药物治疗不够,还要帮助患者解开“心结”,这是一个帮助他们补充精神营养的过程,而文艺作品是最好的“精神治疗”载体之一。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更广泛地被百姓接受,人们在观赏的同时,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共鸣,这样的文艺作品具有“精神保健”功能。文艺工作者应当担负起百姓“心理医生”的责任,为满足群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及时地“研发”出精美的“精神保健品”。
       在物质和精神产品都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重视物质食粮营养含量的同时,对精神食粮中营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当前,“全民健身”的意识已深入人心,而对“全民健心”工作的重视也已成为客观的需要。百姓身心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文艺界应当在重视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同时,在文艺工作者中间普及心理学常识。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贴近百姓心理,才能创作出让他们产生共鸣的好作品——开启人们的心智,使人受到鼓舞。唯其如此,才能不负使命。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psy.org

欢迎收藏、宣传、链接中国全民健心网,通过您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