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2014年03月06日 心理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已关闭评论 阅读 96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作者:湖南省洞口县九中 刘自力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推荐  

    所谓阳光心态,指的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这种心态能让人学会调整、改变和驾驭自己的意志和行为,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与挫折竞赛,并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从而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使自己成为真正主宰命运的主人。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
    做为中学教师的我们,面对的应该是一个个青春焕发、生气勃勃的少年,应该是一个个怀着美好的理想,渴望着快乐幸福生活的有着阳光心态的学生。但是现实却令我们有点失望,每一届学生中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学生在本该快乐的年纪过早地沉入心灵的暗夜,心态不再阳光。对此,我们教师不应袖手旁观,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承担着思想教育功能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写作指导中疏导积郁的情感,为培养阳光心态开辟空间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语文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及话题作文的方法使之排泄不良情绪,并通过它们了解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阳光心态。据调查,青少年的一般心理障碍表现为逆反心理、离巢心理、孤僻等,而我所任教的这所县城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学生有一部分来自进县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家庭条件不太好,基础又较差,家长很少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有效监督,学习赶不上,就更多了一重深深的自卑,其后果就是部分学生社会适应不良,自暴自弃。青少年其实是思维最活跃的,但由于其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尚示定型,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时时会迷失自我,内心经常交织着各种矛盾,如努力与懒散、开朗与忧郁、大胆与怯懦、合群与孤僻等。他们需要把内心积郁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受倾诉出去。因此,今年秋季新学期我通过写作指导对自己接手的七年级新生着重进行了心态了解和心态教育。开学一段时间后,我要学生以《我上初中了》为题写周记,了解他们的最新心态。有位学生因学习成绩下降,对新课程学习感到为难,产生了对自己能成功失去了信心的坏情绪,他通过周记向我倾诉了心中的困惑,于是我便在他的周记里写下了有关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这样既不伤他“面子”,又使他能接受建议,及时处理了问题,摆脱了困惑,并在无形中提高了他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恢复了以往的自信,成绩再度回升,脸上又有了笑容,心态更加阳光。开学将近两个月时,我又让学生写课外作文《给__的一封信》,通过书信形式让他们尽情地向父母、老师倾述,把自己的快乐、不满、抑郁、后悔……化为文字,展现在信中,然后我从中寻找蛛丝马迹,借机化解部分学生郁结。月考时,我又以《让我__的一天》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一些学生把自己的快乐、兴奋展示出来,一些学生也把自己的伤心、痛苦、后悔流露出来,我也用单独谈话或试卷上写评语的形式劝导学生。总之,学生作文中显示出来的种种“脉相”,无疑应该引起教师的警惕;这种“迹象”,必然让语文教师有了打开学生心结的欲望,进而深入解其心迹,并对症下药,开出好药方,帮助其摆脱困惑,走出那片可能陷入而不能自拔的沼泽地。因此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文,为培养阳光心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指导学生写“心理作文”也为心理保健筑一道有效的“预防线”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为培养阳光心态创设氛围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就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我希望每个教师永远记住这句话: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永远以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和周围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那么,我们就会以一种阳光心态对待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也就会在课堂上阳光起来。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口授和板书都有板有眼,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心情听课。反之,若教师无精打采、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语文学习的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阳光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 挖掘语文教材的积极心理因素,为培养阳光心态注入活力
    初中语文教材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而这些优秀的文化知识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起导向或制约作用。语文虽然不是专门的心理教学书,但它所蕴涵的心理教育因素有如地下宝藏。因而,教师可将教材中潜在的积极心理因素挖掘、整理出来,因材施教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而且要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去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和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同时,自身的人格受到正面熏陶,逐渐形成阳光心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和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熏陶感染”就是让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其精神熏陶和人格培养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感化,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从而拥有阳光心态。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编写,已经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归类,教师只需要从中把其人文内涵挖掘出来就行。如敬畏、热爱生命类:在教学《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善待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对待生命要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如爱情、亲情、友情类: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写的《给女儿的信》告诉学生爱情的真谛,《我的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师生情深,《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要让学生体味亲情的可贵,母爱的伟大。再如教《孔乙己》《范进中举》时,结合社会上不少实例,让学生从他们人格的失落,自我价值的毁灭中汲取反面教训,从而潜意识地要求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
    因而,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抓住课文里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来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美丑明是非,领悟高尚的人格。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要求学生反复品读“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并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其中包含的“父亲”对儿子的感情,明确了这是一种舐犊之情——拳拳的父爱。
    新课标强调三维目标,就是告诉我们,老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学习,更要教学生们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懂得感恩,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堂完美的语文课都不应缺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只不过是依据,学知识是为了应用。为了实践这一理念,在教学每一篇文章时,我都重视设计由课文拓展延伸出来的相关心理问题的探讨。文章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的教学,都是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服务的,而延伸教学应是真正的做人教学。在逐层的设喻情境中,让学生在激情高涨时接受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阳光心态。
四、在语文活动中开展心理教育,为培养阳光心态拓展形式
    语文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是新课程改革理想中的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通道和平台,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教师适时开展朗诵、演讲 、辩论、答记者问、即兴采访、扮演小老师、社会调查等活动,并把竞争机制引入活动,可以凸现学生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在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耐挫力。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很好的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在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还仅仅是个开端,还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开拓,新的想法需要验证。
    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语文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心态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态教育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控制不良情绪,培养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促进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