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新学期,家长和孩子要收下这份“心理菜单”

2021年08月19日 心理教育 新学期,家长和孩子要收下这份“心理菜单”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4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欧韶艳)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广大学子多了一道不太一样的“附加题”,好好适应崭新的人生新阶段,不妨收下这份“心理菜单”。

随着生活的全面重启,孩子们又迎来新学期开学。对此,有的学生会表现得非常期待、非常兴奋,有的学生会有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表现,心理医生称之为“开学综合征”。典型的表现有明显的焦虑紧张,对上学有恐惧感,同时会伴有睡眠问题,比如失眠、易醒以及一些查不出原因的躯体不适,包括头晕、恶心、腹痛、尿频、疲倦、食欲不振等。另一个典型表现是无精打采、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这时,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在开学这个时候,你的不理解很有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慌张、孤独感,不利于症状缓解。

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多一些亲子陪伴分散焦虑

一般来说,开学数周后,孩子会逐渐适应学习生活,身心不适的状况会逐渐减轻、消失。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但不要操之过急。

首先,家长在态度上要表现为充分理解。对家长来说,催促孩子强行“入轨”是不妥的,不妨先耐心等待,给孩子自我调整的时间;其次,对没完全“收心”的孩子也不必太过苛责,再给孩子多一点时间,以免加重孩子的抗拒情绪。

在此期间,我们并不是提倡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建议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手段,不要在“作业是否完成”“课业是否有所准备”等问题上过多强调。对于低学龄的孩子来说,自律是有难度的,家长多多陪伴,既可以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也便于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加以引导和帮助。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调适方法各有不同

对待“开学综合征”,合理的引导、宽慰是有益于症状缓解的,但归根结底,心病还得心药医。如果能对症下药,找到孩子焦虑的原因并解决,可能孩子的“缓解”周期会更短,会更快满血复活。

从日常临床接诊情况来看,比较常见的几种情况有:

1.学习不理想,一直以来学业压力大,家长要求高,对学业有畏难情绪;

2.对自己要求过高,担心学校中的表现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

3.自理能力欠缺,学习生活需要家里人帮助照顾(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孩子);

4.孩子较内向孤僻,和同学的关系不密切,害怕难以融入,存在校园社交问题;

5.少部分孩子还可能存在“分离焦虑”的问题,与爸爸、妈妈乃至祖辈等家人分开会产生恐惧、焦虑、不安全感。

新学期开始之初,需要经过从松懈无序到紧张有序的转变过程,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一起探讨新学期的计划,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更重要的是,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及所思所想、关注孩子的成长。

对于高年龄的学生来说,这个时刻往往需要更独立地面对自己的适应期。这个阶段可以尝试积极调适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可以自学一些呼吸放松法来缓解情绪,通过合理宣泄、正念冥想、肌肉放松等方法实现生理调适向“心理舒适”的过渡。此时,阅读也可能会有帮助,选择一些与新专业、新课程相关的通俗读本、经典科普作品,从赋能生命的励志案例里获取力量,激励自己。希望所有学子都能不断明白生命的深刻内涵。(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