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教师自我心理保健常识与方法

2014年02月19日 心理保健 教师自我心理保健常识与方法已关闭评论 阅读 79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过去人们总习惯于把老师比作“红烛”,这个意象的确很美,但是也很悲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是,和平年代的正常时期,我们是否有必要这么悲壮?!

  “照亮别人”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但是,是否只有“燃烧自己”我们才能照亮别人?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照亮别人的生活,我们为什么不先把自己照顾好,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一种可以持续照耀学生的方式?

  我想,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有观念上的转变,那就是:我们要持续照亮学生,因此,我们就要首先照顾好自己。不仅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照顾好自己的心理

  有时候,心理健康甚至比躯体健康更重要。因为有躯体健康的人未必总有好心情,并且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出现躯体疾病。但是,有心理健康的人,即使不幸有较严重的躯体疾病,他仍然有可能有好心情,并最终把疾病的损害降到最低。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方法,学以致用,请各位最好与一位亲友共同读这篇文章,本文中穿插了一些可以举一反三的小练习,有些练习如有两人参与效果会更好。

  各位老师,请大家抽出时间做些练习,心理健康的方法不是仅仅读文章就可以具备的,它是需要实践并养成习惯的。

  请设想一下自己10年后、20年后直到晚年时要达到的人生目标。再想一下,为了你要达到的人生目标,今天你应该做些什么?)

当前年龄……10年后目标……20年后目标……你预期能活的年龄

  一、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资源,包括内在的与外在的。外在资源小到亲友、熟人、陌生人等,大到时间与空间。内在资源则包括诸如身体状况、外在长相、心智水平、各种身心调节机能以及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等。

  一般说来,人的内在资源大于外在资源。而在所有的内在资源中,心理健康又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心理健康是个人内在资源的核心,有心理健康做基石,人的其它内在资源才有可能获得最高效的利用和提升。

  一个人实现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很多,如具备自我保健意识,读点自助手册,观察心理健康的人,当然,还可以直接到心理医生那咨询、求教。

  讲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个需要澄清的误区,那就是:“只有有问题才需要做心理咨询和治疗”。其实不然,心理咨询和治疗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实现自身的潜能,使我们获得成长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并非有了问题才需要做心理咨询和治疗。

  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个连续谱

  谈到躯体的自我保健,大家都知道首先得有有关躯体健康与不健康的基本常识和鉴别力,其次才谈得上躯体的自我保健。如感冒时有哪些症状,我们自己可以做哪些处理,而发高烧时我们就要慎重,就要考虑去医院。心理上的自我保健也一样,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不健康。对心理不健康有基本的常识和鉴别力,才谈得上自我心理保健。

  1.什么叫心理不健康?

  和躯体健康一样,心理问题也是分程度的,它们由轻到重依次表现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重症精神病。

  一般心理问题

  指由一般的适应问题所引起的持续较长的负性情绪,如痛苦、忧伤、焦虑、愤怒或敌意等。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负性情绪”指的是会让人产生不良感受的情绪。但是请注意,负性情绪虽然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它却是人适应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因为它有助于人的自我保护和生存。

  但是,负性情绪在时间和程度上与一个人所受的挫折不匹配,远远超出了他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失恋后一年都缓不过来,或对与同事间的一个工作分歧长期耿耿于怀等,那就是过度了,就有可能导致一般心理问题了。

  有可能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适应问题包括:

  *人际适应问题,如工作关系、学习关系、家庭关系、友情关系及熟人关系的适应等;  工作关系中,需要适应的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以及与合作单位的同行的关系等,有些人一上班就心情不好,工作也常常出差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学习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此外住校的大、中学生,还有一个舍友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手足关系以及各种亲戚关系等,这一大块关系处理不好,人的生活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心情自然就会受到负性情绪的腐蚀;

  友情对人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友情是人的社会资源之一,友情关系出了问题,人就会感觉苦恼、不安、担心等,时间久了,就有可能成为一般心理问题;

  熟人关系包括同学、同事、同屋以及邻里关系等,熟人关系看起来是一个人人际关系中最松散、也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却往往是最容易困扰人们情绪的一种人际关系,因为这种关系的发生频率最高,而你既不可能象与上级一样保持距离,也不可能象与亲友一样亲密无间。因此不仅免不了摩擦,往往不经意间就有可能造成误解,加之缺乏类似亲友间的沟通渠道和方法,因而,常常给人造成坏心情。

  *环境适应问题,指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适应。

  老人离、退休,年轻人参加工作,各级新生入学,新兵入伍,职位提升或下降,下岗,再上岗,结婚、生子,孩子长大离家,搬迁,亲友丧失等等,所有这些变化,都向人的环境适应力提出挑战,善于适应的人,很快就能在新环境中有新发展,而不善于适应的人,则有可能在新环境中产生大量的负性情绪而无法自拔。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以为职位升迁、大学生入学、搬进大房子、结婚生子等这样的好事不存在适应问题。其实不然,所有环境变迁,都存在适应问题。以婚姻为例,通常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因为不仅要适应彼此,更要适应彼此的家庭习俗等,一些新婚夫妇不了解这点,在出现适应问题后就失去耐心,轻易做出彼此不适应的结论。还有些新婚夫妇因为不了解这点,在彼此关系尚未调节好时就要孩子,结果为日后的适应埋下隐患。

  *学习与工作适应问题,前面提到的学习关系与工作关系是指对人的适应,而此处的学习与工作适应则是指对事的适应。  包括能否很快了解和胜任学习与工作,能否在工作或学习中充分体现自己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乐趣。这主要是一个能力适应问题。

  *自我适应的问题,自我适应包括:

  *对自己身心发育的适应,如从小到老;

  *对自己社会角色的适应,如从子女到配偶到父母再到祖父母,从学生到工作人员到上下级再到离退休等;

  *在不断的自我发现后的适应,如对自己局限性和优势潜能的新发现;

  *对自己不断增长的愿望的适应等。

  每一个重大的人生发展阶段,同时都是人自我适应的关键期,如青春期和中年期。在这些关键的人生发展阶段,很多困扰都是由于人的自我适应没有调节好而引发的。而很多环境适应问题,其根源都在于此。一个未曾适应自己的人是很难与环境和平共处的。

  由各种适应问题引起的负性情绪,相当于躯体疾病中一般的着凉感冒或热伤风等,你可以自己处理,如读一两本比较好的心理自助手册等;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或面对面的心理咨询,通常就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除此之外,如果不属于隐私,还可以直接求助于我们的亲友,尤其是父辈、老师、兄长这样的长辈,以他们的人生经验,处理非隐私的一般心理问题,通常都是游刃有余的,他们是我们的重要社会资源,对我们又有特殊的了解,因而我们没必要舍近求远。当然,如果涉及隐私,最好还是向专业咨询电话或专业人员咨询,否则以后有可能影响你和亲友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别人,而在于我们自己,亲友帮你把事情处理坏了就不用说了,处理好了也一样会有问题,因为关系到隐私,事情处理完了以后一段时间,自己有可能就会担心面子问题、亲友是否会说给别人听等问题,因为自己心存疑虑,就会象“疑人偷斧”一样对亲友起疑心,久而久之,就会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

  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性障碍。

  *人格障碍由一些根深蒂固的、持久的偏常行为模式构成。

  人格障碍患者与自己所在文化背景中一般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尤其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上有极明显的偏离,因而常常表现出极端偏离常态的行为异常。又由于这些极端偏离常态的行为模式较稳定,因而对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及其工作等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人格障碍有很多种,如偏执型、反社会型、强迫型、焦虑型、表演型等等,人格障碍患者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尽管他周围的人常常被他的极端偏离常态的行为和拒绝改变的态度所困扰,但他自己却很少为自己的行为异常所苦恼,因为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以,面对一个人格障碍患者,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尽快了解他的行为模式,以降低他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无心之过。如果我们自己或我们的亲友中有因固定的行为模式而反复出差错的情况,则应考虑去看心理医生。

  *神经症性障碍患者有基本正常的社会功能,也就是外表看来挺正常,能工作能与人交往也能有家庭生活,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有比常人多许多的情绪困扰,主要症状为持续的焦虑、抑郁、紧张、担心、害怕、不安等。

  神经症性障碍包括:神经衰弱症、恐怖症、抑郁症疑病症以及强迫症等。神经衰弱症较常见,就是那种长期的失眠症患者。恐怖症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有社交恐怖、考试恐怖、当众发言恐怖、小动物恐怖、广场恐怖等。神经症性抑郁症患者心情总是十分低落,与人相处较多疑。疑病症常出现在中、老年妇女身上,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总是四处求医问药。强迫症包括自己无法控制的强迫行为与强迫观念,比如控制不住地总洗手或控制不住地总想一些自己认为完全没必要想的观念等等。

  与人格障碍患者不同,神经症患者有清楚的自知力,也就是他知道自己心理上出了问题,知道自己的心理不太正常,并且主观上急切地想要尽早摆脱这种状况。

  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只能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障碍类似于躯体疾患中一些会妨碍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如胃病、风湿病等。要消除心理障碍,通常需要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重症精神病

  重症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等等。重症精神病类似于较严重的躯体慢性病,它的治疗必须以药物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由于重症精神病患者缺乏自知力,也就是他不承认自己心理上出了大问题,他不认为自己有病,相反,他常常认为自己周围的人都不正常。因而重症精神病人只能由家属带其去医院,有时甚至需要一些强制。有关重症精神病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里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

  *误区一:“人得了重症精神病就废了”。其实,重症精神病治疗及时,是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使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换言之,使患者重返社会。

  *误区二:“重症精神病只能靠药物控制”。事实是:重症精神病的治疗必须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控制住症状,但是当症状被控制住以后,就要尽快跟上心理治疗,这样才可能帮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代价恢复社会功能,使其重返社会。

  *误区三:“病好了就可以自己停药”。这是最容易导致精神病复发的主要原因。重症精神病的药物治疗一定要严格遵从医嘱,不能擅自停药或者减药。重症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一般规则是:当阳性症状控制住以后,大夫会逐渐减少药量,当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让患者长期服用维持量,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会在这时擅自停药或减药,结果往往导致复发。

  *误区四:“抗精神病药物会使人变傻”。其实,抗精神病药物不会影响人的智力。病人服药后表情呆板、动作及语言反应变慢只是药物的副作用,在大夫给病人减药或停药一段时间后,这种表情、动作就会消退。因此,病人家属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大夫,绝不能擅自给病人减药或停药。

  2.什么叫心理健康

  在了解了什么是心理不健康后,我们再来看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有许多种,我从便于操作的角度入手,将其归结为以下几方面:自我认识与认识他人,自我悦纳与悦纳他人,自我成长以及与他人共同成长。

  自我认识与认识他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一个人不了解自己是谁,端盘子都端不好!所有的事,从生活到学习到工作,全都存在一个首要问题,那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举例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新单位适应不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只知道自己是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同时还是这个新单位的外来人,作为一个外来人,他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并遵守这个新单位的游戏规则,先谈生存,然后才谈得上发展。其它如找工作、找配偶、甚至买房子这样的事都牵涉到自我了解的问题。

  顺便说一下,早在1983年,提出智能多元观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就把“自我认识的智能”列为人的七种智能之一,其它六种智能则是: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

  *对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客观了解

  了解自己周围的他人,包括了解他人的社会角色、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事方式等,此外,还要清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亲人?朋友?熟人?上级?下级?同级?不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我们不能象对亲人一样亲密并且随意地对熟人,那会把别人吓着;同样,我们也不能要求熟人象朋友一样理解我们,那样对熟人不公平。

  中国人信“缘”,但缘与缘是不同的,有缘相识不等于有缘相交。了解这点,就不会对所有相识的人都抱有过高期望,就可以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受挫。

  自我悦纳与悦纳他人*有悦纳自己和关爱自己的能力

  悦纳自己指的是能够喜悦地接受自己。心理健康者的重大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有人误以为悦纳自己是放任自己的缺点,其实不然,因为喜悦地接纳自己和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是不矛盾的,一个人只有喜欢自己才会关爱自己,也才会不断地调节、提升自己,以使自己更加完善。有的人总感觉不快乐,其根源往往在于不能悦纳自己,不接纳自己的长相、出身、性格、知识水平等,他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全用在拒绝自己、否认自己上,其结果是既无法快乐也无法成长。

  *情绪基本乐观,无持久的内心冲突

  心理健康的人在遇到不顺心甚至不幸的事件的时候,会产生内心冲突,感觉不快乐、忧伤、痛苦、愤怒甚至敌意,但事情处理完了以后又会重新恢复乐观、积极的心态。

  但如果一个人遇到事后总也缓不过来,或者甚至明明没有遇到什么事件,他仍处于持久的内心冲突中,如成语中的“无病呻吟”,那就是有问题了。

  *具有幸福感

  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心理指标,它首先是一种良好的感觉,如感觉和谐、满意、喜悦、振奋、乐观、自信等;幸福感还指处于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如能有效施展自己的才能并解除生活压力,能富有成果地、满意地工作和生活,并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幸福感是比快乐更高层次的良好感觉和状态。快乐是紧张解除后的满足与欣快感,比如极度干渴的时候得到一杯水,那种极渴时的紧张解除,会给人带去极大的快乐。幸福感则是人内在创造性的产物,比如解决了一个难题,建立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一切都会使人产生混合着喜悦、力量和成就体验的幸福感。使人充分体验生活的美好。不仅如此,幸福感还能提高人的心理功能,带给人日益增长的活力和健康。

  *能悦纳他人并具备关爱他人的能力指能友好地接纳他人并具备与他人建立各类良好关系的能力。

  凡是能悦纳自己的人往往都能悦纳他人。因为他喜欢自己,所以他有精力和能力去喜欢别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人,他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因而总和别人处不来。事实上,问题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他自己。他看不起自己,却以为是别人看不起他,一个自认为总被别人看不起的人还怎么可能喜悦地接纳他人?此外,能否接纳他人也取决于我们是否懂得尊重并且珍惜他人。  能否具备关爱他人的能力,则更多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见到,有些人挺善良,但其人际关系总理不顺,那不是由于他们缺乏爱的愿望,而是由于他们缺乏爱的能力。生活中只有很少的人天生具备较强的爱的能力,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爱的能力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具备的,爱家人、爱友人、爱周围的人,这往往都是需要努力学习才能具备的能力。

  自我成长以及与他人共同成长

  *了解并确认自己的人生目标

  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知道自己将往何处去,知道为实现目标该做哪些努力和准备。

  人天生就有对目的的需要,凡是能有意识地用健康的方式满足自己这一需要的人,就会经常体验快乐与满足感。有些人不快乐,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去满足自己的目的需要;也有的人虽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在强大的社会影响下,他不敢坚持自己的主见,跟着潮流走,虽然也得到了一些东西,但因为那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得到了不仅体验不到快乐,反而更感觉失落。

  *有建设性的人生目标

  此处的建设性指的是既符合社会需要,又符合个人主客观条件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不论大小都能保证人的持续发展,使人保持心理健康。以事业目标为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所选择的目标是符合你个人主客观条件并且又不违背社会利益的,那么,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你都会有所作为,成为你所在行业的专家。

  *具备学习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时代的发展要求人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仅如此,也要求人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此处的学习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指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指各种能力和技术的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指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的应对、处理和完满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提高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与不善于解决问题的人相比,前者的生活质量显然要高于后者。

  *能在生活与工作中体现自己的能力并体验乐趣

  仅仅能够在生活与工作中体现自身能力还不够,还要能从中体验乐趣,换言之,就是能享受工作。有些人很负责,也有些人是工作狂,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能体现自己的能力,他们也能因此而有成就感和对自己的满意感,但他们却无法从中体验乐趣,这样的能力体现久了,就有可能使人处于“衰竭”―一种己经出现一般心理问题的征兆。

  *有挫折耐受力和在压力环境下迅速振作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知道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懂得以忍耐的态度正视并接受挫折的存在。与此同时,他们面对挫折时又能很快振作起来并迅速作出有效反应,使危机尽快成为转机。

  *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所谓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糸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一个完备的个人社会支持系统从构成上看与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是相重合的,包括了亲人、朋友、熟人、上下级、陌生人。其中每个部分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亲人通常承担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朋友较多承担情感支持,熟人、上下级以及各种社会服务机构在必要时承担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能与他人合作并共享生活与工作

  在生活与工作中,能否与他人合作并共享,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人是社会的人,不具备与他人合作并共享的意识和能力,不懂得维护双赢的局面,从消极面看会很难生存,从积极面看,则难以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大家在了解了有关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基本知识后,想必注意到了这样几个事实,那就是: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因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以及心理疾病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连续谱,则是:基本健康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重症精神病

  如果我们不注意自我心理保健,那么状态有可能会变成状态或状态或状态,如果我们注意自我心理保健,那么,一是有可能避免变成状态或状态或状态,二是既使已处于不良状态,也可以重新获得基本健康状态,如:使状态或状态重新回到状态,或使状态回到状态甚至状态等。

  *在生命中85%的时间内,我们能具有一种基本良好的生活适应状态,那我们就是正常而且健康的。如果我们要求自己在100%的时间内都保持良好的生活适应状态,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或者事件,这时出现短期的反应性情绪波动,如悲痛欲绝、抑郁消沉甚至愤怒狂暴等,都很自然,只要这些负性情绪不是延续太久,都可以算作正常范围。

  这里有一个常识,那就是:对心理障碍和重症精神病的诊断,不仅涉及到症状而且要考虑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仅有症状是不能做疾病诊断的,但一个症状超出一定的时间后,就要考虑做疾病诊断了,当然,这只能是医生的工作了。

  三、自我心理保健从哪入手?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具备了躯体自我保健的常识,这对预防躯体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如果我们同时也能具备基本的心理保健常识,那不仅有助于我们避免心理疾病,有助于我们与他人共享生活,而且能使我们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心理保健可以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1.具备一些基本的健康理念

  *确立大健康意识

  所谓大健康,一是指身心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二是指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还意味着一种更为积极的身心幸福感。按照我们以往的习惯,只要提到“健康”这个概念,我们想到的就只有躯体健康,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健康是一个大概念,它不仅包含躯体健康而且包含心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说到第二点,没有疾病只能是我们追求大健康的初级目标,具备积极的身心幸福感才应是我们大健康追求中的更高目标。有必要提一下,有时候心理健康比躯体健康更为重要,例如: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既使没有疾病也很难有身心幸福感。相反,一个身患重病但心理健康的人,却总是能有幸福的体验。

  因此,能具备身心大健康当然很好,但如果不幸身患疾病也不要灰心,一是积极就医,使自己尽快康复,二是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心理保健,健康的心态不仅会对躯体康复起积极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它能使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斗志,并能极大地调动人的生命潜能。

  *要有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意识

  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了把自己的健康问题交给大夫负责,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因为很多危害大健康的因素是我们个人完全可以控制的,如保持良好与平和的心态,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等等。不仅如此,得病以后,能否积极、主动寻找并配合医生也反映了一个人能否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凡是能负责的人,其康复一定比不能对自己负责的人要快许多,当然,这是假定两个有同样医疗条件的得同样病的人。

  1970年代以来应用心理学中兴起了一门分支学科:《健康心理学》,其核心理念便是:在身心健康问题上,人应该对自己负起责任!

  *要有使自己保持良好心情的意识

  也许很多人会说,谁都愿意有一个好心情,可是生活中让人烦心的事太多,怎么可能总是保持好心情?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许多事件,但想来大家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两个面临完全同样烦心事的人,如下岗,一个泰然处之,另一个却惊慌失措,再看同样被领导批评的人等等,我们都会发现类似情况。对此现象,心理治疗家有专门的表述:不是己发生的事件决定了人们的情绪,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或评价决定了人们的情绪或行为反应。所以,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发生事件,而在于我们是如何去看待、评价并解释我们所面临的事件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具备积极地看待并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先得具备一种信念,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使自己保持或迅速恢复良好的心情。因为情绪先行。所谓“当事者迷”,就是因为情绪让他迷乱并且困惑,所以,他只有先调节好情绪,才能解决好问题。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使自己保持良好心情的意向,不仅可以降低其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而且在面对问题时,也能较快恢复理性和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2.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保健方法*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  宏观上看,自我认识是一辈子的事,因为人在不断地成长与发展,所以就会有对自己的不断的认识与发现。此处所提的自我认识更多是从微观上谈,是指对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的基本了解,包括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如外貌、躯体健康状况;自己的心理特点如智力水平、性格、兴趣、爱好、能力、志向、抱负等;  自己的身份特点如家庭背景、自己的学历、社会角色、性别角色、人际关系角色等;还有就是自己具有哪些可以依赖的外在资源等。有关自我认识的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不解决,人生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举例说,一个高考生不了解自己有什么能力,他就难以为自己确立合适的专业方向;一个退休的人不了解他的新的社会角色,他就很难适应他的退休生活。

  自我认识的方式有许多种:自己反思、读书、读传记、与别人讨论、在行动中认识等等,关键是要有自我认识的意识。以下介绍一个小活动,大家了解后还可以举一反三,加以扩展:

  类二:有关心理及其健康状况的

  类三:有关自己的身份特点的

  类四:有关自己外在资源的

  仔细看看自己所写下的有关自己的种种情况,看看有什么新的自我发现,这类新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和同伴互换并交换感受)。

  *确立目标,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对人生目标作分解,又可以分作职业规划和生活规划。做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到底想往何处去?

  就老师而言,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些什么,是做教书匠还是做教育者?是仅仅教书还是不仅教书而且育人?当然,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浮躁,能够抵御环境诱惑,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也同样要付代价,比如:被亲友误解、被环境诱惑等等。不论做自己还是随波逐流都是要付代价的,只是两种选择间的差异在于:后者关系到你眼前的状况,而前者关系到你日后长远的发展与快乐。

  *要清楚自己能够要什么?这涉及到对自己主客观条件的了解,如果我们是色盲,但却一定要做美术老师,其结果可想而知。人有无限发展的潜能,但潜能分布是不均衡的,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要尽可能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潜能,要尽可能扬长避短。而色盲去做美术老师,显然就是扬短避长了。

  *要清楚自己想要的,与社会利益有没有本质上的冲突?与社会利益有本质上的冲突,早晚会被罚出局。此外,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良知系统已发育得较为成熟,选择损害社会利益的目标,除了要准备会被绳之以法外,还要准备付出种种心理上的代价,如:不安、紧张、担惊受怕、自责等等。

  所以,选择与社会根本利益一致的目标,或最低限度遵守道德底线,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谈到这点,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扩展的有关“健康”这一概念应能给我们以启发:“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也许有人会提出“人是否有必要订目标、做规划?”有些人的生活看起来就是没有什么目标和规划。对他们而言没有目标就是目标。这样的人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人没有自己的目标,又不肯遵守社会的规则,这类人不到中年就会面临许多问题。另一类人虽然没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但他至少知道随着社会的潮流走,这样的人晚年到是可以衣食无忧,但由于他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要,他没能满足自己的目的本能,因而他的晚年往往会被虚度感所困扰。

  目标有大有小,如“一生平安”、“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建功立业”等等都是人生目标,都能满足人对目的的需要。另外,规划有长有短,如三年、五年、十年等,一时无法做得太长远也没什么,但至少要有个三年或五年规划,那种方向性会使我们感觉充实,并且也有助于积累成就感。

  当然,人对自己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也许在现有目标上工作一段后,对自己的潜能又有了新发现,那就有必要为自己设计新的更高的人生规划。

  *能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各种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它们是与生俱来的,不存在好坏之分,但是满足需要的方式却有优劣之别。有的人以破坏性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比如以作弊的方式去满足自己对好成绩的需要,或以打架斗殴的方式去解决人际冲突等。能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则是指:用那种能使自己进入良性循环的方式去满足自己,比如通过努力学习满足自己对好成绩的需要,通过努力工作满足自己对金钱的需要,通过沟通去解决人际冲突等。

  有必要指出的是:“需要”不是“愿望”。很多人感觉痛苦,并不是他的需要受挫,而是他的愿望受挫。比如:一个人的中餐只需要半斤主食,外加三菜一汤就足够满足他对食物的需要了,但他一定要顿顿都吃“满汉全席”。如果这个人因为他的这个愿望不能被满足而不快乐甚至痛苦,他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愿望不合理,然后就是帮助他调节自己的愿望。

  *能与自己友好相处

  对自己友好就是不要苛求自己,就是要学会以喜悦、欣赏的态度接纳自己,并在此前提下以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的方式发展自己。以下介绍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心理保健操。a.每天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至少三件能让自己微笑的事;b.每天在自己做的事中找出三件值得自己夸自己的事。c.每天主动做至少两件能使自己快乐的事,既使小到为自己买个小零食都可以。d.如果自己确实做错了事,只允许自己难受一天,然后就要振作起来去做该做的事。

  *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指不苛求他人,能容忍别人的弱点,能发掘他人的长处,能和他人友好合作,共享生活,这不仅可以满足我们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使自己多一份好心情,还有助于我们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必要指出的是,一个对自己友好的人通常都会很自然地与他人友好相处。而凡是不能接纳自己的人通常也无法与他人友好相处,因为他不喜欢自己,他就认为别人也不喜欢他,很自然地,他也就不可能去喜欢别人。所以,要想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我们先要学会与自己友好相处才是。

  *能保持开放的心态

  指能敞开心扉面对世界,让欣赏和选择多于批判和拒绝,这能使我们与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与交流,这有助于保持心情舒畅。此外,也指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如果不具备这种理念,不要说成长与发展,连生存都会出问题。。

  *注意躯体健康

  身体健康的人精力饱满,这不仅有助于其处理与应付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人得以享受生活与工作的前提。一个总被躯体疾病折磨的人,既使他很坚强,他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受影响。所以,躯体健康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要保持躯体健康,就要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一个人可以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实现身心健康。我想,这次SARS对中国尤其是北京的袭击,一定使大家对躯体健康以及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

  *善于享受工作和生活

  工作乐趣是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工作同对又对我们享受后两种乐趣提供了物质条件。要能享受工作,从操作上看,就是要尽可能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我们暂时做不到,那就要努力学习去喜欢自己现有的工作。有些人暂时没条件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又不肯去学习喜欢自己现有的教师工作,结果使工作、生活和情绪都受到很大影响。其实,不论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去喜欢自己现有的工作,都是对我们能力的捡验,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作一种智力游戏,去锻炼并表现自己的能力。要能享受生活,首先需要尽可能学会区分生活与工作这两种角色,并处理好其间的关系。要知道,地球缺了谁都依然会转动,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亲友缺了我们,生活质量就会下降许多!

  *要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

  前面谈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从操作上看,首先,我们要具备社会支持理念,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彼此支持共同发展的。我们还要了解:人有助人的需要,在人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助人是会使助人者也感觉快乐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亲密程度。其次,要懂得区分社会支持系统中不同关系所具有的不同功能。有时候人们求助失败,不是因为他没有社会支持系统,而是因为他不懂得区分远近亲疏。再者,对别人的支持,我们要有感恩的心,要懂得感激和回报。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自己不能享受助人的快乐,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回报而助人,我们就要慎重考虑是否选择助人。在这点上,我们中国文化早有约束助人者和被助者,使双方避免坏心情的说法:施恩不图报,受恩不忘报还有,尽管人离不开社会支持,但是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要尽可能依靠自己或只要有可能依赖社会服务机构的就不要求助于个人。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自己的困难,而且也是对亲友的体谅。现代生活节奏十分快,人人都很忙,并且你并不是别人所认识的唯一一个人,因此,能不给人添麻烦就不添。最后,作为别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既要具备利他与助人的精神,又要学会量力而行。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实在帮不上忙的事我们就要及时、明确地告诉别人,以免耽误别人的事。最忌当时满口答应,结果却食言,那是最容易损害社会支持系统的行为。

  *要懂得劳逸结合

  要学会富有创造性地休息。比如:尽可能多接触能使自己快乐的事,具备广泛的生活乐趣,有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兴趣爱好,做些多年来想做却总抽不出时间来做的事,如旅游,和全家人出去玩等等。还要为自己留出能使自己更新、成长、补充能量的时间,如通过各种方式给自己充电,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并且快乐的事,读一些与工作无关但能帮助我们成长的书。3.培养应对问题的技能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很多时候人们的情绪受到困扰,甚至积郁成结,实际上只是由于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避免心理问题,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就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具备处理问题的责任意识

  当一个人突然遇到挫折之时,他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往往会下意识地把责任推给各种环境因素,这样可以暂时缓解自己心理上的焦虑感,减轻自己的内疚与自责。但从长远看,却会妨碍问题的根本解决,有时还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因此,问题当前,我们首先要学会对问题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  能否客观知觉现实,是一个人能否有效应付现实的前提。同样是与领导闹矛盾,甲实事求是地评价为:我与领导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合;而乙知觉为:领导根本看不起我。两种知觉,两种处理结果,甲可能会想办法说服领导,乙却可能一蹶不振甚或自暴自弃。所以,我们除了要求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力求客观外,还有必要学会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情绪的稳定,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

  当我们因为某事而痛苦、悲伤、愤怒或者抑郁时,要能够寻找一种表达自身情绪的方法,因为一个人只有首先妥善处理好了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情绪可以向亲友、向自己、向专业人员或者干脆向肇事者表达,但表达是有原则的:第一,对事不对人。例如,可以说“这件事让我很伤心”,而不说“你这个人让我伤心、生气……”;第二,对自己情绪的描述一定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辞,比如把“生气”说成“愤怒”。如果真的感觉愤怒,那也可以表达。*懂得寻求社会支持  必要时勇于向他人,包括社会上各种服务性机构求助。懂得求助也包括善于主动寻求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忠告,借助于他人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使自己摆脱困境,有人将这称之为“利用外脑”。但求助时要能够体谅他人,不要强人所难。*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解决问题,先应了解:a.生活永远是变化的,因此,掌握问题解决的技巧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驾驭生活中的一切,而仅仅意味着增加了一些适应生活的能力;b.一题往往有多解,因此,面临问题时,要尽可能多地想象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要尽一切可能一题多解,心理学上将之称作“头脑风暴”。c.要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会有得有失,不可能只得不失,因此,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权衡与取舍的过程亦即选择的过程。选择一旦做出,就要同时准备承受其双重结果:好的与不那么好的。很多人遇事时优柔寡断,其原因就在于他只想得不想失。可事实是: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只得不失的事。心理医生所采用的问题解决模式很多,以下是最便于我们自己操作的一种:

  某问题问题解决方对策利弊111222333………………

  当我们权衡时,我们可以遵循的原则是:在遵循底线伦理的前题下,尽可能选择利多弊少的解决办法。换言之,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大。

  *认知再评价

  有些事件发生后就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评价从而缓解内心的冲突。如失恋了,我们可以说“长痛不如短痛,总比结婚后再发生要好”。  此外,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利有弊,即使最糟糕的事也一样,最低限度它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之一。因此,事件发生后,与其让悲观的评价腐蚀我们的情绪,不如寻找一个能使自己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的乐观解释,因为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观念而非事实本身使我们产生困扰。

  *学会忍受现实

  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类事件,它的发生是不可逆的,并且它带给当事人的痛苦是永久性的,如亲人丧失等等,面对这类事件,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具建设性的事就是:正视现实,学会忍受痛苦,把自己的能量用到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摆脱痛苦并且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事上。将痛苦转化为激励自己成长的资源,我们的痛苦就没有白受。

  4.产生心理上的困扰时懂得寻求帮助尤其是专业帮助

  前面大多谈的是自助和向亲友寻求帮助。但是,当这些都不能帮助我们解除困扰时,我们一定要去寻求专业帮助,换言之,要去向心理医生求助。

  很多人对此有顾虑,总觉得看心理医生是很丢面子的事,总怕因此而被人说成“有病”或“不正常”。我们前面已谈过,世界上根本不存在100%正常的人,就是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也一样。更何况,出现心理问题常常是一个人面临着成长的转折点,因此只要有效处理问题,心理危机就会成为心理转机。所以,我们不必有顾虑,如果总走不出困惑,就要尽快去向专业人员求助,那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有必要指出,心理医生和躯体医生一样,没有万用灵丹妙药,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去医生那几次,就解决一切问题。心理医生能为我们做的是:帮助我们调动我们机体自身的自愈潜能,使我们学会借助自身力量恢复健康。此外,心理医生也各有专长,如果你在某个医生那看了一段时间后仍一点儿不见改善,你就要考虑换个医生。其实,这和看躯体疾病一样,如果医生没看好你的病,你需要质疑的只应是这个医生,而不应是医学。

  前面提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更注重帮助我们发现并实现自身的潜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能为我们做到这点的并非只有心理医生。如果我们能够自己为自己做到这一切,使自己得以成长和发展,得以充满幸福感地享受生活,那我们就成了自己的心理医生,而且一定会是最好的。因为没有一个心理医生能比我们更渴望了解我们自己,也没有一个心理医生能比我们更急切地想要实现我们自己。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如同躯体一样,存在着极为奇妙而又神奇的自调节功能,只要你有心去寻找去体验,你就能得到它们的鼎力相助。

  “哪里有愿望,哪里就有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能成为自己的最好的心理医生,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有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和愿望!

      (谢谢登陆中国全民健心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