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分析

2016年11月14日 心理保健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分析已关闭评论 阅读 80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推荐
                                  邵东县杨桥镇中心学校  刘义勋

    1973年8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发生抢劫,两名劫匪绑架了4名人质,在地下金库把他们关押了131个小时,最后劫匪向警方投降。
但奇怪的是,危机结束后,所有的受害者都声明并不痛恨歹徒,他们感谢歹徒对他们的照顾,一名女人质甚至还爱上了一名劫匪并与其订婚。相反,他们对警方倒很有敌意,甚至在警方采取营救措施时还对抗警方。
这起案件让人们大跌眼睛,心理学家由此发明了一个词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概括这一类心理特征:受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甚至协助加害人对抗解救他的人。
 
    初看起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不可理喻的现象,患者行为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令亲者痛、仇者快,善者痛、恶者快。但实际上,这种心理的产生源于活命的需要。在他们看来,劫匪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否则说不定哪天又被劫持甚至人头落地,而拯救者却是可以任意斥责的,因为无论你怎么攻击他们都不会有任何危险发生。这正是人性的弱点。
人们都有一种普遍的心理:如果一种痛苦太难忍受又无法摆脱,便自欺欺人地说,这其实并不痛苦,其实挺好。这样一来,人们就减少了心理冲突,内心就变得更安宁一些,虽然这是病态的安宁,但如果遭遇了绵绵不绝的痛苦,那么,这种病态的安宁可以让人们不完全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首先对受害人施加直接的威胁,使受害人意识到反抗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从而感到绝望,然后对受害人给予一些小恩小惠,使受害人对加害人赐予的哪怕只是一滴水、一碗饭也感激涕零。
向苦难认同,向加害者示好,只是一种暂时的生存手段,而绝不是人的本意。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真的安全了,自由了,他们自然会彻底释放自己被压抑、被扭曲的恨意。
    我们虽然可以理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怪诞行为,但并不认同他们的做法。因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像癌细胞一样,如果扩散开来,就会腐蚀社会健康肌体,颠覆是非标准,破坏价值体系,正常社会就会崩溃,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与其去谴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是非不分,正邪不辨,不如去铲除“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土壤。建立高效法制社会,对犯罪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给老百姓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充分揭露犯罪分子的丑恶面目,使犯罪分子成为过街老鼠,无处可藏,人人喊打,令人爱不起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