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幼儿教师言行对幼儿产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

2014年02月20日 心理保健 幼儿教师言行对幼儿产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5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
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作者姓名:李晓清 谢红  单位:资兴市幼儿园 
  摘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周围的成人,老师就像演员站在舞台上,她的一举一动都被观众们(孩子们)看到,她在家里可以随随便便,想怎样就怎样,但在幼儿园里,就要时时刻刻意识到,孩子正在注视着她。孩子通过观察我们来学习,我们的为人处世帮助或阻碍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将给孩子心理带来长期的影响。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言行举止  教育思想  心态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周围的成人,老师就像演员站在舞台上,她的一举一动都被观众们(孩子们)看到,她在家里可以随随便便,想怎样就怎样,但在幼儿园里,就要时时刻刻意识到,孩子正在注视着她。孩子通过观察我们来学习,我们的为人处世帮助或阻碍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将给孩子心理带来长期的影响。接下来浅谈一下老师的一些言行给幼儿产生的心理影响
一、教师的言语不当对幼儿的影响
    可能每一位教师在批评幼儿的时候都很难做到想想批评幼儿的话是否妥当,是否会伤害幼儿的心灵。但是难归难,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却又是不容忽视的。相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面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幼儿都曾经说过:“还没有想好是吗?那先坐下来想想,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好吗?”这时候只要仔细观察刚刚回答不出的幼儿,就会发现尽管老师的态度十分温柔,那坐下的幼儿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他从老师的话语中分明感到了自己不如别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我们教师却还浑然不知。如果说教师在无意中说的话会伤害幼儿的心理,那么还是有点值得原谅,因为毕竟是无意的,反之如果是有意的呢?是不是也应该值得原谅呢?就像有一位幼儿在拿积木的时候,不小心没有拿稳,结果积木洒了一地,这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叫他捡起来那就没事了,但是有一位老师却言辞犀利地说:“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早上饭没吃啊,一点力气都没有的,真不知道你爸爸妈妈是怎么生你的?”这样的话对于这样的幼儿来说是多么痛的伤啊! 
二、教师对调皮幼儿处理方法不断产生的影响
   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平时表现特别不好的、调皮、捣蛋,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的幼儿。教师似乎因为这些行为已经“看死”了这些幼儿,如果今天他与别的小朋友吵架或发生矛盾了,那我们的许多教师在处理时就会带有偏见,潜意识里认为一定是他先错了,有的则不分清红皂白,马上在其他幼儿面前批评指责一番。此时,下面的孩子一定是积极地拥护老师。有的会说:“把他送到小班去”、有的会说:“告诉他的爸爸妈妈”、有的会说:“我们都不要和他好了”,还有的会乘机嘲笑。到最后有些老师还会来个总结:“你呀,看看谁,他多少乖,你该向他学习”。我们都知道,这位老师是想通过集体让他的行为有所改变,但是这样的教育对那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并且这样的教育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他们——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 
三、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对幼儿的影响
   教师把知识看作是静态的、结论性的,认为知识是客观性的、绝对性的及普遍性的,把知识的获得视为信息的接受,把知识仅仅看作是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因此由这种知识观出发组织的教学活动必然是缺乏创造、呆板、枯燥、停滞的,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幼儿造成心理创伤。例如:有一位教师问幼儿“8”的一半是多少时,大多数的幼儿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是“4”,而有一位平时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说:“老师,8的一半是0或者是3。”不知这位教师受教师权威论的影响还是受自己所设计的结论计划所干扰,没有鼓励这位男孩子的看法,决然否定了他的说法,并批评他没跟老师的思路走。这个例子听起来真的是不可思议。这位幼儿从数字的形状角度出发提出了有道理的答案,却遭到老师的指责。他就只是不满而已吗?经过几番思考的结晶居然在老师的批评声中以及同学怪异的目光中惨遭扼杀。这未免会使他再也鼓不起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就算是自己有正确的答案也总会怀疑是否与教师的或与所谓标准答案是否一致,久而久之会导致幼儿不善言辞,不爱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待问题畏缩,以教师为权威,缺乏创造性与大胆的想象力。
四、教师的专制对幼儿的影响
    我们现在有许多教师在对待幼儿时过于严厉,“我说了不准就是不准”,“老师叫你怎样你就怎样”,“刚才谁叫你不上厕所,现在我没有允许你上,不许上。”这些话无非是告诉幼儿这里是由教师说了算,教师的话就是圣旨,不得违背。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粗暴、将帅式的言语、态度只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身上。实际中,很多教师不顾幼儿的自身特点,一味追求智力开发,迎合家长口味,盲目让幼儿背唐诗、学ABC……把幼儿当成容器,动辄斥责幼儿而不说明道理或明知自己错了也不会向孩子道歉,反而执意要孩子接受自己的说法,按自己说的去做。重压之下,一方面会造成幼儿逆反性格的形成,另一方面幼儿会畏缩、服帖,使幼儿心理得不到健康成长。
五、教师把情绪化举止带到工作中对幼儿的影响。
    因为教师的情绪,当孩子犯错误时,教师处理起来总会带点负面情感,这样也会导致幼儿的心理伤害。就像前不久各个网站上都发表的《河北5岁女童因手没背好,遭幼儿园老师剪脸》的文章。事情发生在任丘市一家名叫“小白杨”的幼儿园里,当姥姥和姥爷去接孩子的时候就发现孩子的脸上有伤,后来问孩子是怎么弄伤的,孩子说是老师剪的。而后在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又有个别的孩子说“老师也用剪刀剪过我”、“老师当时剪是没有剪我,但是拿剪刀吓唬过我”。试问,我们成人面对剪刀指向我们时,我们也害怕被剪刀戳伤,何况是还在念幼儿园的孩子,更何况已经被剪刀剪伤,这位幼儿长大后面对剪刀时会有恐惧心理吗?她的心理能不受到伤害吗?我想这件事对这位小朋友的伤害绝不仅仅是表面的伤害,而是内心深处的伤害,正是这一伤害,使得本来很活泼的一个孩子变得内向沉默。如果那位教师能冷静一些,或许犯错误的孩子会(可能用“敢”字更合适)主动出来承认错误;如果那位教师再冷静一些,就不会让孩子的心长久地痛了。 又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某幼儿园的一位教师因为有一位小朋友在做游戏时与自己的孩子发生了纠纷,便将这位小朋友的右手按在滚烫的暖气片上达20分钟之久,致使该幼儿右手严重烫伤。虽然事后这位教师受到了严肃处理,但她的行为给孩子心理上的冲击十分严重,致使该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幼儿园感到恐惧,情绪不能稳定。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充满爱心与耐心,如果整天阴沉着脸,动不动就对幼儿大声呵斥,那么,幼儿园将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幼儿的心理将被扭曲,情绪不稳,甚至出现暴怒、焦虑、抑郁等,且会对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的发展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这样看来幼儿的心里是脆弱的,是极其容易受伤害的,并且一旦受到伤害,将会给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消极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对幼儿心理的伤害,使他们的心理能健康地成长呢?这里我浅说如下几点对策:
一、教师要尽力做到不要口头说教
    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也尽量不用言辞去批评孩子,而是把打人的孩子抱住,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孩子打人怎么办?老师的教育是尽量避免口头说教,通过肢体动作来缓和孩子的冲动。如一次一个男孩咬了别的孩子,有位老师是拿了一根胡萝卜让他坐在椅子上啃。还有一次,一个男孩用脚踢别人,有位老师是让这个孩子坐在椅子上,说:“你的脚生病了,需要包扎。”不管用什么方式,对于幼儿来说,通过肢体动作来缓和孩子的冲动。对孩子说得太多了。说和听是在用脑,过于理智,对于幼小的孩子不适用,他们还不能像成人一样理解言语的含义。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无论多么喜欢恶作剧,希望老师和家长心里仍然保留一份对他们的尊重,超越他们之上有一种我们还不能理解的力量。
二、教师要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因此,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如教师不要佩戴首饰,有些教师仍然带有戒指、耳钉,希望能自觉拿掉,珍藏在家中。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戴这些物品,可是老师却戴了,又如何说服孩子呢?孩子心目中的老师是神圣的,没有瑕疵的,她们对教师有着特别的期待和依赖,教师的一件小小的善举,会使她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点瑕疵,则会使她们产生莫大的失望,产生一种“放大效应”、“连锁效应”、“群体效应”。可见,教师得体的表情、言语、教态,以及肢体语言,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不教而教,有的班级的老师不需要对孩子大声呵斥,那种轻声柔语便能将孩子管理得服服帖帖,那就是自身正,不令则行,只要自己做好了榜样模范作用,要怎能不令孩子信服呢?
三、教师评价语言准确规范,帮助孩子认识、接纳自己
    “非礼勿言”,意思是不合乎礼仪的话不要说。使用正式、规范、文明的语言,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自教育产生以来,语言表达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就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孩子由于年龄小,还不能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需要通过老师得当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评价孩子做事的动机、行为、过程和结果。不随便给孩子扣上不好的帽子,或者是随意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作为一名老师切记切记自己的言语要得体。
四、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平衡心态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
   如果教师的教学生硬、呆板,缺乏激情,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教师的教学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情感的教育,如果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而不注重平衡心态,忽视孩子的玩与学,忽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摆正自己的心态,都会使孩子生活在一种机械、缺乏活力与互动、缺乏情感交流的气氛之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亦将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平衡心态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是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的氛围。因为幼儿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失败和犯错误都是难免的,因为从另外一种角度说,失败和犯错误也是幼儿成长所必需的,如果不允许幼儿失败和犯错误,将会使他们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这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这样的环境应该是不存在任何外在压力的,这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记得有一个班级,只要去过的老师都会说:“这个班级的常规真好,看来班主任很有本事啊!”可是换个角度来看,这样好的常规是建立在哪里的呢?仔细观察就能了解到,幼儿这些好的表现是被这为老师“吓住的、镇住的”,因为只要看到他们的老师在教师门口一站,他们就会变得一动不动地坐好。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看,这位“优秀教师”的出现,对所有的幼儿来说,都是一种不幸!因为这样的“优秀教师”会在心理方面给幼儿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幼儿常常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紧张状态,这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孩子全面而健康地发展。教师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人,要通过得体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孩子,从而造就出生机勃发、健康向上的生命。幼儿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加强幼儿教师言行修养是幼儿教师的历史责任。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psy.org

欢迎收藏、宣传、链接中国全民健心网,通过您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