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平衡:健康的基石

2014年02月21日 心理保健 心理平衡:健康的基石已关闭评论 阅读 86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王成德
                  (兰州文理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  要】心理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调节过程;是健康的基石,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过大,由于天人祸、社会不公、生活事件等无法逃避的现实和个体认知偏差、错误比较、适应困难的主观因素,使许多人陷入心理失衡的沼泽。心理平衡是一种动态过程,只要辩证看待问题,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乐观心态,提高承受能力, 应用防御机制,放慢生活节奏,即可恢复失衡的天平,提高生活品位和质量,增加人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心理平衡 心理失衡 健康基石 认知偏差 慢生活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召开的国际心脏健康会议上发表《维多利亚宣言》。宣言认为:“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在科学论据和民众之间架起一座健康金桥,使科学更好地为民众服务。这座健康金桥有四大基石,它们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构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的总和。
1心理平衡解读
1.1平衡:相对亦是动态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平衡有不同的涵义。一般来说,平衡是指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相抵而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矛盾双方的力量动态发展,绝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的事物,平衡总是相对的,这是我们必须树立的基本观念。世间万物皆存在与平衡之中:阴阳平衡、男女平衡、气血平衡、代谢平衡等等。某种意义上讲,平衡是一种感觉,追求平衡却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目标。
1.2心理平衡:状态亦是过程
    心理平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内心世界的和谐、宁静、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为心境平和,情绪稳定,适应力强,自控力强,态度乐观,遇事从容,不急不躁,意志坚定。二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成败得失认识的过程。事物是客观的,但对事物的认识却是主观的,变换看待事物的视角也即调整了平衡的支点,使失衡的心态重新找到平衡。
2心理失衡的原因
    心理失衡是指一个人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或无法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偏差。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心理失衡在不同的人身上有完全不同的表现,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盲目抵触,疯狂报复,谩骂攻击,这是心理外向投射的表现。二是情绪消沉,悲观厌世,自怨自艾,自我封闭,自我否定,这是心理内向投射的表现。三是逆来顺受、无求无争、压抑情绪、郁郁寡欢、抽烟喝酒、大量进食等排解情绪。一般来说,很多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都有过程度不同的心态失衡经历。
2.1客观因素:无法逃避的现实
2.1.1天灾人祸
    天灾人祸是指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当人们经历暴雨、泥石流、地震、海啸、冰雪灾害等天灾,就会处在一种紧急的状态下,这时内心的平衡被破坏了,会出现心理的紊乱,比如焦虑、紧张、恐惧、压抑、痛苦等负面情绪及一些极端行为。人祸是人利益冲突引起的灾难,具有主观性、人为性,如战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们对于天灾和人祸的情绪反应是不一样的。对于天灾,人们更多的是悲伤,对于人祸,人们更多地表现为愤怒。人祸比天灾更使人心理失衡。 
2.1.2社会不公
    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呈扩大趋势,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教育不公、部门不公等成为严重社会问题。中国独立评论人士周慧来在《联合早报》(2011-03-02)撰文中指出:当今中国社会的不公问题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第一,特权制造社会不公。第二,国有垄断行业加剧社会不公。社会不公很容易造成个体或群体心理失衡,而如果一个社会出现普遍性的心理失衡,那将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2.1.3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也可称作生活变化,主要是指可以造成个人的生活风格和行为方式改变,并要求个体去适应或应对的社会生活情境和事件。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严重社会生活事件或重大的生活逆境,如亲人亡故、婚姻破裂、家庭暴力、人际冲突、地位变化、就业失业、生病、车祸等,或生活变化过快、过多、过大、过猛、过久等,这种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这种失衡状态也称为心理危机。
2.2主观因素:调适心理的关键
2.2.1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从认知层面看,心理失衡者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未能科学分析天灾人祸,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缺乏动态发展观念,无法全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心理失衡主要是因为缺乏公平感。绝对公平无法做到,而公平感却可以实现。就如同天灾人祸、社会不公、生活事件个人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事物和事件的看法、观念、理解和评价。
2.2.2 错误比较
    比较并非一无是处,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发现差距。然而,比较必须要讲方式方法与比较对象。当我们时时处处以强人为标准,我们永远看到的只能是自己的不足,从而感到低人一等,形成自卑心理,失去心理平衡。有的人习惯于比收入、比待遇、比孩子、比车子……有比较就有差别,差别会使人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导致心理失衡。科学的比较,除了适度的以外界为参照外,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比较,与自己的昨天进行比较,与自己能够预测的明天进行比较。
2.2.3适应困难
    适应的问题无时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时时刻刻面对各种变故,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此时唯一要做的恐怕就是学会适应。心理适应能力强的人,在碰到各种紧急、复杂、令人恐惧或危险的事物时,仍能泰然处之,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出自己原有的能力和水平。而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人,一旦遭遇到自己先前未经历过的情况,往往会惊惶失措,紧张万分,不知所为,心理失衡,行为失常。既然环境很难改变,那么就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3保持心理平衡的策略 
3.1辩证看待问题
    辩证看待问题,就是要:第一,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纷繁复杂,动态变化。如果用静止、孤立、绝对化的观点看 问题,往往会滞后与偏激。第二,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到事物内部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免偏颇。第三,要看到问题的各个方面,考虑多种可能的因素,抓住最主要的矛盾和最关键的原因。此外,我们还要看到矛盾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可能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
3.2 变换思维角度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所创建的情绪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合理的信念使人愉快、富于竞争、行动有成效;非理性信念导致人情绪不良,心理失衡。其实,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改变了非理性思维方式就改变了心理失衡状态。
3.3 培养乐观心态
    乐观心态是指对待事物的变化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心理学家马丁·塞林格曼创造了“乐观成功论”,即具有乐观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充满乐观与热情,这件事情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一旦我们觉得悲观失望,尽往坏处想,事情也会越来越糟糕。培养乐观态度就是要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享受生命过程、真正活在当下、拒绝庸人自扰、常怀感恩之心。
3.4 提高承受能力
    专家坦言:2 1世纪最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素质,比素质更重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人都必然承受一定的压力,遭遇一定的挫折。巴尔扎克曾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块石头。对于强者,它可以作为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对于弱者,它可以作为绊脚石,使人一蹶不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自己不过分苛求,对他人不期望过高,不处处与人竞争,勇于向他人求助,助人以获得快乐。
3.5 应用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即用一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理由来替代真实的理由,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恢复失衡的心理。否认、曲解和投射等属于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性机制。退行、幻想和内向投射等属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性机制。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等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性机制。升华、理智化和幽默等则是典型的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3.6 放慢生活节奏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都市生活的节奏快,促使人们吃快餐,开快车,走快步,成天行色匆匆,争分夺秒,心急火燎。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处于严重心理失衡,谈不到生活质量、生活品味,更谈不上幸福快乐。提倡慢生活,就是要把生活的脚步有意识地放慢下来,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让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慢生活是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要好中求快,生活要慢中求好。把快节奏的工作与慢悠悠的生活辨证地统一起来,生活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杨林红.心理失衡原因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04):102.
[2] 杨再辉.缓解心理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J]. 科学24小时. 2004(10):34.
[3] 王纳新.浅析心理平衡辩证思想与现代博弈模型之耦合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08):47.
[4] 何诚斌.心理平衡点.陕西:长安出版社,2005.
[5] (加)奥诺德 著,李慧明 译. 放慢生活脚步——全球化的减速运动如何挑战对速度的崇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王成德,男,1971年6月4日生,199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兰州文理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健康与人才测评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师德标兵,2011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09年甘肃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201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甘肃省优秀心理咨询师,甘肃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甘肃省心理学会理事,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联系电话:13909315228
电子邮箱:wangchde@163.com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北面滩400号,730000

标签: